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利用如图装置,验证CO2的性质.
(1)甲中的现象是纸花颜色由紫变红.
(2)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丙中下方蜡烛先熄灭上方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分析 (1)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下方蜡烛先熄灭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解答 解:(1)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溶于水生成弱酸碳酸,水溶液显示酸性,所以甲中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纸花颜色由紫变红,
故答案为:纸花颜色由紫变红;
(2)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
(3)丙中下方蜡烛先熄灭上方蜡烛后熄灭: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丙中下方的蜡烛先熄灭,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故答案为: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点评 本题考查了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中等,明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检验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国际化学年是以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下列关于生产、生活和能源中的化学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的是“节能减排”中的节能标志
B.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停止使用核能
C.安装煤炭“固硫”、“脱硝”装置,降低酸雨发生率
D.推广农作物的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烧碱溶液中含有少量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现用中和滴定测定其浓度.
(1)滴定:①用酸式滴定管盛装1.00mol/L盐酸标准液.如图表示某次滴定时50mL滴定管中前后液面的位置.请将用去的标准盐酸的体积填入③表空格中.滴定管中剩余液体的体积大于.0.10mL(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②下表是3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石蕊甲基橙酚酞
变色范围(pH)5.0-8.03.1-4.48.2-10.0
该实验不可选用石蕊作指示剂;若使用酚酞做指示剂滴定终点为滴入最后一滴,溶液由浅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③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序号待测液体积(mL)所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滴定前滴定后消耗的体积
1200.5025.1224.62
220如图如图填写24.60
3206.0030.5824.58
(2)根据所给数据,计算出烧碱样品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1.23mol/L
(3)下列几种情况会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ce
a.若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
b.滴定后俯视读数;
c.若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
d.若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
e.未用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混合物A,含有Al2O3、Fe2O3和KAl(SO42,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转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Ⅰ、Ⅱ、Ⅲ、Ⅳ四步中对溶液和不溶物或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过滤,这种方法所用的玻璃仪器中除了烧杯外,还需玻璃棒、漏斗.
(2)判断并写出下列B、C、D所含物质的化学式:BAl2O3和Fe2O3,CFe2O3,DAl(OH)3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Al2O3+2NaOH=2NaAlO2+H2O;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Al3++3 NH3•H2O=Al(OH)3↓+3 NH4+
(4)检验溶液E中含有SO42-的操作为取少量溶液E于试管,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少量B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溶液E含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烂版液”是制印刷锌板时,用稀硝酸腐蚀锌板后得到的“废液”(含有少量的Cl-、Fe3+),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烂版液”制取Zn(NO32•6H2O的过程如下:

已知:Zn(NO32•6H2O是一种无色晶体,水溶液呈酸性,Zn(NO32能与碱反应,得到的固体产物具有两性.
(1)若稀硝酸腐蚀锌板产生的气体N2O,写出稀硝酸腐蚀锌板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4Zn+10HNO3=4Zn(NO32+N2O↑+5H2O.
(2)在操作①中保持pH=8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Zn(OH)2沉淀被溶解.
(3)沉淀I的主要成分是Zn(OH)2和Fe(OH)3
(4)操作③中加热、煮沸的目的是促使Fe3+完全水解;此步骤操作的理论依据是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5)操作④保持pH=2的目的是抑制Zn2+水解生成Zn(OH)2;此步骤操作中所用的仪器有带铁圈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铁离子,氯气、溴均为常见的氧化剂,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其强弱:

(1)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打开活塞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适量浓盐酸;然后
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
(填具体实验操作)
D装置中:溶液变红
E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振荡后,下层CCl4层无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CCl4层由无色变为橙色.(填实验现象)
Cl2、Br2、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Cl2>Br2>Fe3+          
(3)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
D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
E装置中:CCl4层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ⅰ.Fe3++3SCN-?Fe(SCN)3 是一个可逆反应.
ⅱ.(SCN)2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Cl2>(SCN)2
①请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上述资料)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过量氯气和SCN-反应2SCN-+Cl2=2Cl-+(SCN)2,使SCN-浓度减小,则使Fe3++3SCN-?Fe(SCN)3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而褪色.
现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若溶液颜色变红色.则上述解释是合理的.
小组同学另查得资料如下:
ⅲ.Cl2和Br2反应生成BrCl,BrCl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约5℃,它与水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ⅳ.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②欲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上述资料用两步离子方程式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原因BrCl+H2O=HBrO+H++Cl-、Ag++Cl-=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如图,在光照条件下,将盛有CH4和Cl2的量筒倒扣于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中进行实验,对实验现象及产物分析中错误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量筒中液面上升
B.量筒内壁上出现的油状液滴,应只是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的混合物
C.已知HCl可降低NaCl的溶解度,故水槽中有固体物质析出
D.甲烷与氯气反应后的产物只有C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可形成2个σ键
B.将铁制品做炊具,金属键没有被破坏
C.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好
D.任何晶体都含化学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D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A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
D
(1)A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有6个原子,其结构简式为CH2=CH2,写出该化合物在常温下使溴水褪色的化学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该化合物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写出其加聚生成高分子的化学方程式:
(2)B元素的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它的氢化物反应得到离子化合物,则B元素的单质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形,写出该单质的一种等电子体:CO、CN-
(3)C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ⅦA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