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电路接通后,电极B上有金属M析出,说明B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B极是电解池的阴极,A极阳极,E是电源的正极,F是电源的负极;A电极上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电极是阳极,D是阴极,工作时,C电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D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结合得失电子守恒进行计算分析.
解答 解:(1)电路接通后,电极B上有金属M析出,说明B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B极是电解池的阴极,A极阳极,E是电源的正极,F是电源的负极,故答案为:正;负;
(2)电路接通后,电极B上有金属M析出,说明B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M2++2e-=M,A电极上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M-2e-=M2+;C电极是阳极,D是阴极,工作时,C电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D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4H++4e-=2H2↑,
故答案为:M-2e-=M2+;M2++2e-=M;4OH--4e-=2H2O+O2↑;4H++4e-=2H2↑;
(3)当电路中通过2.408×1022个即$\frac{2.408×10{\;}^{22}}{6.02×10{\;}^{23}}$=0.04mol电子时停止电解,又B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M2++2e-=M,所以析出M为0.02mol,又发现B极上析出1.27gM,则金属M的摩尔质量为$\frac{1.27g}{0.02mol}$=63.5g/mol,故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故答案为:63.5;
(4)如果再将外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交换接入原电路,B极即阳极首先为析出的M失电子溶解,当通过1mol电子后,为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故答案为:4OH--4e-=2H2O+O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明确各个电极上放电的微粒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活泼金属作电解池阳极时,阳极上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不是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放电,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
B. |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
C. | 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
D. | 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 H2,同时生成2mol N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 |
B. | 铜盐溶液都有毒,这主要是由于铜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 | |
C. | 通常所说的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为: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 |
D. | 酸雨被称为“天堂的眼泪”,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68变为4.00,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H4 | B. | C2H4 | C. | C4H8 | D. | C7H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卤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 | |
B. | 0族元素的最外层都为8电子稳定结构 | |
C. | 每一周期都是从金属元素开始到非金属元素结束 | |
D. | 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序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Q1=Q | B. | 2Q1<Q | C. | 2Q1>Q | D. | 无法判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溶液中$\frac{c(C{H}_{3}CO{O}^{-})}{c(C{H}_{3}COOH)•c(O{H}^{-})}$ 不变 | |
B. |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 |
C. | 若稀释到pH=4,所需水的体积等于90mL | |
D. | 再加入10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