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短周期元素X和Y,可组成化合物XY 3,当X的原子序数为m,Y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
①m+4  ②m-4  ③m-8  ④m+2⑤m-6  ⑥m+12.
A.①②③B.①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分析 两种短周期元素X和Y可组成化合物XY3,则X为ⅢA族元素时,Y为ⅤⅡA族元素;或X、Y均为ⅥA族元素;还有可能为X在ⅤA族,Y为ⅤⅡA族或H,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XY3中若X为金属,显+3价,则可在ⅢA族,Y显-1价,在ⅦA族.若X、Y同周期,则Y的原子序数为m+4;若Y在X上一周期,则其原子序数为m+4-8=m-4;若Y在X下一周期,则其原子序数为m+4+8=m+12.若X为非金属,则还可能为SO 3、PCl 3、NH 3等,故Y的原子序数依次可表示为m-8、m+2、m-6.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的化合物XY3,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熟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且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中的H2O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可用于自来水消毒,D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B的化学式可能是FeCl3;实验室制取A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2)若A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B是汽车尾气之一,遇空气会变色,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3)若A是NaOH,D是无毒气体,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Na2CO3+H2O+CO2═2NaHCO3
(4)若A、C、D都是常见气体,C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则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
某同学将搜集到的一定量的酸雨保存在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测酸雨的pH,发现在起始一段时间内,酸雨的pH呈减小趋势,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2H2SO3+O2═4H++2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已知N2(g)+3H2(g)?2NH3(g)△H<0,当反应器中按n(N2):n(H2)=1:3投料后,分别在200℃、400℃、600℃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
(1)曲线a对应的温度是200℃.
(2)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E.
A.及时分离出NH3可以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
B.P点原料气的平衡转化率接近100%,是当前工业生产工艺中采用的温度、压强条件
C.图中M、N、Q点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是K(M)=K(Q)>K(N)
D.M点比N点的反应速率快
E.如果N点时c(NH3)=0.2mol•L-1,N点的化学平衡常数K≈0.9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有一未知的无色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忽略由水电离产生的H+、OH-):H+、NH4+、K+、Fe3+、Mg2+、Cu2+、Al3+、NO3-、CO32-)、SO42-,现取二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逐滴滴加NaOH溶液,测得沉淀与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
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经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9.32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一定不存在H+、Cu2+、CO32-、Fe3+
B.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K+、NO3-
C.原溶液确定含Mg2+、Al3+、NH4+,且n(Mg2+):n(Al3+):n(NH4+)=1:1:2
D.实验所加的NaOH的浓度为2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O2具有漂白性,因而可以使石蕊试液褪色
B.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出的尾气
C.SO2是硫酸的酸酐
D.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又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电镀工业中往往产生大量的有毒废水,必须严格处理后才可以排放.含CN-废水在排放前的处理过程如下:

已知:9.0g 沉淀 D 在氧气中灼烧后,产生 8.0g 黑色固体,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时,产生 10.0g 白色沉淀,最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除去氧气后,还剩余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1.25g/L 的单质气体 1.12L.
(1)沉淀 D 的化学式是CuCN.
(2)写出沉淀 D 在氧气中灼烧发生的化学方程式2CuCN+3O2$\frac{\underline{\;\;△\;\;}}{\;}$2CuO+N2+2CO2
(3)滤液 C 中还含有微量的CN-离子,通过反应②,可将其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原理2CN-+5ClO-+2H+=5Cl-+N2↑+2CO2↑+H2O.
(4)反应①为制得某种元素的低价 X 离子,试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是否可以用Na2SO3溶液来代替 B 溶液可以(填是或否),理由是:因为Na2SO3具有还原性,有可能将Cu2+还原为Cu+离子,并设计实验证明所用 Na2SO3溶液是否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SO42-、NO3-
B.b点对应的溶液中:H+、Al3+、NO3-、Cl-
C.c点对应的溶液中:Na+、Ca2+、NO3-、Cl-
D.d点对应的溶液中:Cl-、NO3-、Fe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实验室用30%左右的硫酸溶液(约3.7mol•L-1)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中不可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适当升高温度
B.将锌粒改为锌粉
C.将所用硫酸改为98%左右的硫酸溶液
D.寻找一种合适的催化剂并加入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利用图1所示实验装置可以测定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

甲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根据下列步骤完成实验:①装配好装置,作气密性检查.②用砂纸擦去镁带表面的氧化物,然后取0.108g的镁带.③取下A瓶加料口的橡皮塞,用小烧杯加入20mL水,再把已称量的镁带加到A瓶的底部,用橡皮塞塞紧加料口.④用注射器从A瓶加料口处抽气,使B瓶导管内外液面持平.⑤用注射器吸取10mL3mol•L-1硫酸溶液,用针头扎进A瓶加料口橡皮塞,将硫酸注入A瓶,注入后迅速拔出针头.⑥当镁带完全反应后,读取C瓶中液体的体积,记录数据.⑦用注射器从A瓶加料口处抽出8.0mL气体,使B瓶中导管内外液面持平.⑧读出C瓶中液体体积是115.0mL.完成下列填空:
(1)常温常压下的压强为101KPa,温度为25℃.
(2)在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理论值约为24.5L/mol,甲同学测出此条件下lmol气体的体积为25.1L,计算此次实验的相对误差为+2.5%(保留2位有效数字).引起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是ac.
a.镁带中含铝;b.没有除去镁带表面的氧化物;c.反应放热;d.所用硫酸的量不足
(3)丙同学提出可用如图2装置完成该实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从水准管中加入水,快速上移或下移水准管,若量气管内液面最终与水准管液面存在稳定的液面差即气密性良好.
(4)与原方案装置相比,丙同学使用的装置实验精度更高.请说明理由(回答两条)该装置能更简便、更准确地控制气压不变,量气管由滴定管改制,读数更精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