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其中一个可逆反应为(NH4)2
CO3(aq)+H2O(l)+CO2(g)
2NH4HCO3(aq) ΔH3,为研究温度对(
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在某
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
量的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
刻,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1)。则:
①ΔH3 0(填“>”“=”或“<”)。
②在T1~T2及T4~T5二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呈现如图1所示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反应在温度为T1时,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2所示。当时间到达t1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到T2,并维持该温度。请在该图中画出t1时刻后溶液的pH变化总趋势曲线。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I2+2S2O===S4O
+2I-
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物质 | Cu(OH)2 | Fe(OH)3 | CuCl2 | CuI |
Ksp | 2.2×10-20 | 2.6×10-39 | 1.7×10-7 | 1.3×10-12 |
(1)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为得到纯净的CuCl2·2H2O晶体,加入________,调至pH=4,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________。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CuCl2·2H2O晶体。
(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2·2H2O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____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0.100 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 mL。
①可选用_____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
②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溶液:①醋酸 ②氢氧化钠 ③醋酸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CH3COO-):③>①
B.水电离出的c(OH-):②>①
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OH-)=c(H+)+c(CH3COOH)
D.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CH3COO-)>c(Na+)>c(CH3CO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1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NaA溶液的pH小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
B.图2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1 ℃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 ℃时,溶质的质量分数 B>A
C.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在T1、T2温度下由CO2和H2合成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则CO2和H2合成甲醇是吸热反应
D.图4表示将1.000 mol·L-1氨水滴入20.00 mL 1.000 mol·L-1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 0 | 2 | 4 | 6 | 8 | 10 |
V(O2)/mL | 0.0 | 9.9 | 17.2 | 22.4 | 26.5 | 29.9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
B.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
C.反应至6min时,c(H2O2)=0.3mol/L
D.反应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种脱碳的方法是将CO2转化为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
CH3OH(g)+H2O(g)。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CO2与3 mol H2充入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研究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得到相关图像如下:
其中,温度为T1时,10 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混合气体中甲醇的体积分数为40%。
(1)T1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此反应为 (填“吸热”“放热”)反应。
(2)T1温度下,10 min内以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H2)= 。
(3)下列对图2中a、b两条曲线所表示含义(只考虑变化趋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a、b可分别表示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变化曲线
B.a、b可分别表示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变化曲线
C.a、b可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甲醇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 + 6H+ 2Fe3+ + 3
H2↑
B.氢氧化钡溶液加入稀硫酸中:OH- + H+ H2O
C.石灰石加入稀盐酸中:CaCO3 + 2H+ Ca2+ + CO2↑ + H2O
D.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Cu2+ + 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实验中,如果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例如:
(1)在上述有编号的步骤中,需用还原剂的是 ,需用氧化剂的是 。(填编号)
(2)在 K2Cr2O7 + 14HCl==== 2KCl + 2CrCl3 + 3Cl2↑+ 7H2
O反应中, 元素被氧化,
是氧化剂;并用双线桥表明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 。
(3)在(2)的反应中,盐酸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2.1g的CO与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
| A. | 7.2g | B. | 3.6g | C. | 2.1g | D. | 无法确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