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甲、乙、丙、丁均是由Na+、H+、Al3+、Ba2+、OH-、Cl-、HCO3-离子中的2种组成,可以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AlCl3,乙为NaHCO3
B.在甲中滴加丁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C.白色沉淀A不能溶解在溶液丁中
D.在丙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有:Fe2+、SO42-、NO3-

分析 甲、乙、丙、丁是由H+、Na+、Al3+、Ba2+、OH-、Cl-、HCO3-离子中的两种组成,依据离子共存原则,H+只能与Cl-生成HCl,Al3+只能与Cl-生成AlCl3,依据甲溶液能和乙溶液生成沉淀,气体和氯化钠,甲和丙生成气体和氯化钠,故甲和乙中含有能双水解的离子,且甲中含有Na+,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 解:溶液中存在H+、Na+、Al3+、Ba2+、OH-、Cl-、HCO3-,故依据离子能大量共存的原则得出甲乙丙丁中含有两种物质,即:HCl和AlCl3,因为甲溶液能和乙溶液生成沉淀,气体和氯化钠,故甲和乙中含有能双水解的离子,即Al3+和HCO3-生成的气体B为二氧化碳,沉淀A为氢氧化铝,然后依据甲与丙生成气体,则甲为NaHCO3,那么乙为AlCl3,甲与丁生成白色沉淀,则丁含有钡离子且与甲生成沉淀,则丁为氢氧化钡,丙为HCl,
A、依据以上分析得出甲应为碳酸氢钠,故A错误;
B、甲中滴加丁,甲是过量的,那么Ba(OH)2应满足阳离子:阴离子=1:2的关系,故B正确;
C、白色沉淀A为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氢氧化钡,故C错误;
D、据分析可知,丙为HCl,含有H+,故Fe2+、NO3-不能与其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以及物质的推断,有一定难度,需要认真整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NH3,也不可干燥CO、H2等还原性气体
B.常温下,铜片和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使晶红溶液褪色
C.浓硫酸与磁性氧化铁的反应只表现出浓硫酸的酸性
D.蔗糖与浓硫酸的实验过程及现象表现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反应在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在0-3分钟内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且A气体有颜色).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C.
(2)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d
a.v(A)=2v(B)  b.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c.v(A)=v(C)  d.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在硫酸钠和碳酸镁的混合物中加入40mL某浓度盐酸,固体完全熔解,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0.448L二氧化碳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含有0.025mol的氢氧化钡的溶液,得到5.82g沉淀,此时溶液的pH=12,体积为200mL,试求:
(1)原混合物中MgCO3的物质的量.
(2)得到的沉淀中BaSO4的质量.
(3)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不同强度的一元酸与足量镁带反应时,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而反应速率不同,同时测定实验室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配制浓度均为1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
②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0.00mL 1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人两个锥形瓶中;
③用精确的天平分别称取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带a g,并系于铜丝末端,a的数值至少为0.1200
④在广口瓶中装足量的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将铜丝向下移动,使足量镁带浸人酸中(铜丝不与酸接触),至反应完全,记录反应所需时间;
⑥反应结束后待温度恢复到室温,若丙中液面高于乙中液面,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前,应将丙向下移动,使乙、丙中液面相平,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
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文字表述④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与观察方法:用手捂住锥形瓶,量筒中有液体流出,松手后,量筒的液体回流,证明气密性良好.
(2)本实验中应选用B(填序号)的量筒.
A.100mLB.200mLC.500mL
(3)若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在实验室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Vm=$\frac{V}{5}$L•mol-1
(4)简述速率不等的原因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但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前者大于后者,铜丝不与酸接触的原因是防止形成原电池,影响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实验室可用金属铁与氯气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FeCl3:棕黄色,易潮解,100℃升华).
如图两套实验装置,左边反应装置相同,右边产品收集装置不同,分别如Ⅰ和Ⅱ所示.

(1)B中化学反应方程式4HCl(浓)+MnO2 $\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C装置的作用:干燥氯气
(3)D中化学反应方程式2Fe+3Cl2 $\frac{\underline{\;\;△\;\;}}{\;}$2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甲、乙两同学在学习了铁的性质后.分别用如下装置进行“Fe粉与水蒸气的反应产物”的实验.

(1)甲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写出铁粉与H2O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简述证明实验中有氢气产生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有大量肥皂泡生成,部分肥皂泡浮在空中,点燃肥皂泡发生轻微爆炸;
(2)乙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试管a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为探究实验结柬后试管内固体物质的成分,乙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反应后得到的黑色固体X,取出少量放人另一试管中,加人少量盐酸,微热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产生少量气泡
 向上述实验得到的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溶液未出现红色
简述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O4+8H+═Fe2++2Fe3++4H2O,Fe+2H+═Fe2++H2↑,简述步骤Ⅱ中“溶液没有出现红色”的原因溶液中三价铁离子可能被过量铁还原为亚铁离子(2Fe3++Fe=3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实验室以废铜为原料制取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的过程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酸浸中产生的气体是NO、NO2(填化学式)
(2)检验过滤Ⅱ的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溶液中没有出现沉淀,则沉淀已洗净.
(3)从实验流程中可看出影响产品生成的因素有多种,请写出其中两个:温度和pH,并任选其中一个因素,说明其原因温度过高,碱式碳酸铜会分解生成氧化铜,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或:pH过低,得不到碱式碳酸铜,pH过高则生成氢氧化铜.
(4)CuSO4溶液和纯碱溶液混合同样也可以制得Cu2(OH)2C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Na2SO4+CO2↑.
(5)产品中Cu含量的测定步骤是:称取mg样品,用适量稀硫酸完全溶解,加水稀释,调节溶液为中性或弱酸性,再加入过量的KI-淀粉溶液后,用c 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 mL.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u2++4I-→2CuI(白色)↓+I2;       
I2+2S2O32-→2I-+S4O62-
①样品溶于稀硫酸后,需加水稀释,控制溶液为中性或弱酸性,其原因是若溶液酸性过强,则2H++S2O32-→S↓+SO2+H2O,多消耗Na2SO3溶液.
②产品中Cu的含量为0.064cv/m(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主族的元素称为碱金属
B.第二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依次递增,并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