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一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0.2 mol的CO和0.2 mol的H2O,在催化剂存在和800℃的条件下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
CO2(g)+H2(g);ΔH>0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
下图:
(1)根据上图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CO)= mol/(L·min);反应达平衡时,c(H2)=____________mol/L,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计算出结果)。
(2)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① CO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和CO2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② 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③ CO、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④ 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3)如要一开始加入0.1 mol的CO、0.1 mol的H2O、0.1 mol的 CO2和0.1 mol的H2,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H2O)=_____________mol/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月考三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表示的是异丙基的是( )
A.CH3CH2CH3
B.CH3CH2CH2﹣
C.﹣CH2CH2CH2﹣
D.(CH3)2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二上期中选修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加热 B.滴加少量CuSO4溶液
C.加入硝酸钠固体 D.不用铁片,改用铁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高三上月考三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0.1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如甲图所示[已知t~t1阶段 c( B)未画出]。乙图为 t2时刻后改变容器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且互不相同.t3时刻为使用催化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t0=15 s,则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t0~t1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4mol•L-1•s-1
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一定为减小压强
C.该容器的容积为2 L,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
D.t5~t6如阶段,容器内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06 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A(g)B(g)+2C(g)△H=-50a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合成氨工业上常用下列方法制备H2:
方法①:C(s)+2H2O(g)CO2(g)+2H2(g)
方法②:CO(g)+H2O(g)CO2(g)+H2(g)
(1)已知①C(石墨)+O2(g)═CO2(g)△H=-394kJ•mol-1
②2C(石墨)+O2(g)═2CO2(g)△H=-222kJ•mol-1
③2H2(g)+O2(g)═2H2O(g)△H=-484kJ•mol-1
试计算25℃时由方法②制备1000gH2所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_kJ。
(2)在一定的条件下,将C(s)和H2O(g)分别加入甲、乙两个密闭容器,发生反应:
C(s)+2H2O(g)CO2(g)+2H2(g)其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T1_________T2(填“>”、“=”或“<”);
②乙容器中,当反应进行到1.5min时,H2O(g)的物质的量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
③在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
A.V逆(CO2)=2V正(H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c(H2O):c(CO2):c(H2)=2:1:2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④某同学为了研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测得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在t1、t3、t5、t7时反应都达了到平衡状态,如果t2、t4、t6、t8时都只改变了一个反应条件,则t6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从t1到t8哪个时间段H2O(g)的平衡转化率最低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SO32-+I2+H2O→SO42-+2I-+2H+。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Fe2+、K+、I-、SO32-、SO42-,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不含I- B.肯定不含SO42-
C.肯定含有SO32- D.肯定含有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
① | ② | ③ | ④ |
0.1 mol/L NaOH溶液 | pH = 11 NaOH溶液 | 0.1 mol/L CH3COOH溶液 | pH = 3CH3COOH溶液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水电离出H+的浓度c(H+):①>③
B.将④加蒸馏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时,所得溶液的pH>5
C.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7,则体积:V(NaOH)>V(CH3COOH)
D.等体积等pH的④溶液和盐酸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④溶液生成同条件下氢气体积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4种相邻主族短周期元素的相对位置如表,元素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的2倍,y的氧化物具有两性。
|
| m | n |
x | y |
|
|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其单质可采用电解熔融 的方法制备。
(2)气体分子(mn)2的电子式为 ,(mn)2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相似,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氰化钠(NaCN),可以与很多金属形成络合物,因此工业上采用氰化法提炼金:用稀的氰化钠溶液处理粉碎了的金矿石,通入空气,使金矿石中的金粒溶解,生成能溶于水的络合物Na[Au(CN)2],其反应方程式为:①4Au+8NaCN+2H2O+O2=4Na[Au(CN)2]+4NaOH,Na[Au(CN)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②Na[Au(CN)2]=Na++[Au(CN)2]-,然后再用锌从溶液中把金置换出来,锌转化为Na2[Zn(CN)4]。据此,请利用①写出在空气中用氰化钠溶液提取金的电极反应式:正极: ,负极: 。
(4)若人不慎氰化钠中毒,可用Na2S2O3缓解,二者反应得到两种含硫元素的离子,其中一种遇到Fe3+可变为红色。写出解毒原理的相关离子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黑龙江牡丹江高级中学高三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课外小组欲鉴定某硫酸钠样品中是否含有亚硫酸钠,设计方案如下:取少量固体配成溶液,往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如果溶液紫色褪去,说明该样品中含有亚硫酸钠。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原理: 。
(2)图I表示10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0mL,如果刻度A为30,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mL。图II表示25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
A.等于amL B.等于(25-a)mL C.大于amL D.大于(25-a)mL
(3)该小组同学欲测定样品中亚硫酸钠的含量,操作步骤如下:
a.称取mg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并置于锥形瓶中
b.将V1mL C1mol/L的酸性KMnO4溶液(过量)倒入锥形瓶中振荡
c.用C2mol/L草酸钠(Na2C2O4)溶液滴定过量的KMnO4,至滴定终点时用去Na2C2O4溶液V2mL
①KMnO4溶液应装在_________式滴定管中,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 。
②样品中Na2SO3的物质的量为 mol。(用含C1 、V1 、C2、 V2的代数式表示)。
(4)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得的Na2SO3的物质的量偏高的是 (填字母,双选)。
A.未用Na2C2O4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B.滴定前仰视盛有Na2C2O4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后俯视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D.滴定时摇动锥形瓶,瓶中的液滴溅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