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2>△H1的是(  )
A.2H2(g)+O2(g)=2H2O(g)△H1;    2H2(g)+O2(g)=2H2O(l)△H2
B.S(g)+O2(g)=SO2(g)△H1;    S(s)+O2(g)=SO2(g)△H2
C.$\frac{1}{2}$C(s)+O2(g)=CO(g)△H1;    C(s)+O2(g)=CO2(g)△H2
D.HCl(g)=$\frac{1}{2}$H2(g)+$\frac{1}{2}$Cl2(g)△H1; H2(g)+Cl2(g)=2HCl(g)△H2

分析 A、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是吸热过程;
B、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
C、碳单质完全燃烧放热多于不完全燃烧放的热;
D、H2(g)+Cl2(g)=2HCl(g)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是负值;其逆反应是吸热反应,焓变是正值.

解答 解:A、物质的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是负值,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是吸热的,故△H1>△H2,故A错误;
B、物质的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是负值,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所以△H1<△H2,故B正确;
C、碳单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热多于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的热,反应的焓变是负值,故△H1>△H2,故C错误;
D、H2(g)+Cl2(g)=2HCl(g)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是负值;其逆反应是吸热反应,焓变是正值,所以△H1>△H2,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反应能量变化分析判断,主要是盖斯定律的应用,物质量不同、状态不同、产物不同,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目前的南海争端威胁到我们国家的核心利益.通过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得到的是(  )
A.石油、天然气B.铀和重水C.淡水D.钠、钾、镁、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已知:
①CH3CH=CHCH2CH3$→_{②H_{3}O+}^{①KMnO_{4},OH-}$CH3COOH+CH3CH2COOH
②R-CH=CH2$→_{过氧化物}^{HBr}$R-CH2-CH2-Br
香豆素的核心结构是芳香内酯A,A经下列步骤转变为水杨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A、B、C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C中核磁共振氢谱共有8种峰              b.A、B、C均可发生加聚反应
c.1mol A最多能和5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B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2)B→C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3)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反应步骤B→C的目的是保护酚羟基,使之不被氧化.
(4)化合物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类同分异构体是苯的对二取代物,且水解后生成的产物之一能发生银镜反应.请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5)写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6)写出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并注明反应条件.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3CH2OH$→_{170℃}^{浓硫酸}$H2C=CH2$\stackrel{Br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保热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1微米=1×10-6米)的颗粒,“PM2.5”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B.食盐中加入少量碘化钾,食用后可补充人体内碘元素的不足
C.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D.晶体硅是通信工程中制作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套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较合理的是乙(选填“甲”或“乙”),对比甲、乙装置,请分析丙装置的优点既能防止倒吸,又能充分吸收产物乙酸乙酯
(2)按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①中先加入3mL乙醇,并在振荡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对试管①加热.
?写出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试管②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B、C.
A.中和乙醇和乙酸         B.溶解乙醇并中和吸收乙酸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从试管②中分离出乙酸乙酯,应选择的装置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探究,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途经.

【实验1】用图1实验装置进行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硫酸铜固体外,在
铜丝表面还有黑色固体甲生成,甲中可能含有黑色的CuO、CuS、Cu2S.查阅资料:CuS和Cu2S均为黑色固体,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空气中煅烧,均转化为CuO和SO2.为了探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图2实验:
(1)上述实验装置除了有尾气吸收装置外,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在熄灭酒精灯后,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
(2)固体乙在空气中煅烧时,使用的实验仪器除了玻璃棒、三脚架、酒精灯外,还必须有泥三角、坩埚(坩埚钳).
(3)确定乙是否煅烧完全的操作是重复操作(再煅烧、冷却、称量),直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量差不超过0.001g).
(4)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uS+3O2$\frac{\underline{\;煅烧\;}}{\;}$2CuO+2SO2
【实验2】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3实验装置(尾气吸收装置未画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
(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填写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打开活塞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适量浓盐酸;然后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D装置中:溶液变红
E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振荡后,CCl4层无明显变化.
Cl2、Br2、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Cl2>Br2>Fe3+
(6)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异常的变化:D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E装置中,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ⅰ.(SCN)2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Cl2>(SCN)2
ⅱ.Cl2和Br2反应生成的BrCl呈红色,沸点约5℃,与水发生水解反应.
ⅲ.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①请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化学用语)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过量氯气和SCN-反应:2SCN-+Cl2=2Cl-+(SCN)2,使SCN-浓度减小,则Fe3++3SCN-?Fe(SCN)3平衡逆向移动而褪色;
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上述推测合理,或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FeCl3溶液,若溶液不变红,则上述推测合理.
②欲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BrCl+H2O=HBrO+HCl反应只产生Cl-,不产生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Ⅰ、Ⅱ叙述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ASO2有漂白性SO2可使溴水褪色
BSiO2有导电性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Fe3+有氧化性利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铜箔制造印刷线路板
DC12有剧毒大量氯气泄漏时,用烧碱溶液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氯化亚铜(CuCl)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及稀硫酸.下图是工业上用印刷电路的蚀刻液的废液(含Fe3+、Cu2+、Fe2+、Cl-)生产CuCl的流程: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废液①的主要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Fe2+(填化学符号,下同);废渣①的主要含有的物质是Fe和Cu;Y为HCl.
(2)检验Z过量的方法是取少量蚀刻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品红溶液,若品红褪色,证明Cl2过量,若不褪色,证明不足.
(3)写出废渣②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Cu+2 H2SO4(浓)$\frac{\underline{\;\;△\;\;}}{\;}$ CuSO4+SO2↑+2H2O.
(4)为得到纯净的CuCl晶体,可用下列b(填序号) 进行洗涤.
a.纯净水    b.乙醇    c.稀硫酸    d.氯化铜溶液
(5)生产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不能过大的原因是防止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或防止CuCl水解.
(6)写出产生CuCl的离子方程式SO2+2Cu2++2Cl-+2H2O═2CuCl↓+SO42-+4H+
(7)氯化亚铜的定量分析:
①称取样品0.25g加入10ml过量的FeCl3溶液250ml锥形瓶中,不断摇动;②待样品溶解后,加水50ml和2滴指示剂;③立即用0.10mol•L-1硫酸铈标准溶液滴至绿色出现为终点;④重复三次,消耗硫酸铈溶液平均体积为25.00mL.
已知:CuCl 的分子式量为99;CuCl+FeCl3═CuCl2+FeCl2;Fe2++Ce4+═Fe3++Ce3+.则CuCl的纯度为9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金属钠中的金属键比金属钾中的金属键强
B.晶格能的大小反映了离子晶体开始分解温度的高低
C.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D.在晶胞中处于立方体顶点的一种或离子为8个晶胞共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