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尝试用微生物电池除去废水中的有害的有机物,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极电极反应式为:
B.B极电极反应式为:CH3COO--8e-+4H2O=2HCO3-+9H+
C.溶液中的阴离子由A极向B极移动
D.该微生物电池在高温条件下无法正常工作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高三上第二次阶段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Ca+2Cl--2e-=CaCl2
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C.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D.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10.35 g P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贵州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氮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和科技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砷位于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与氮元素属同一主族元素,其广泛分布与自然界。试回答下列问题:
(1)砷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
(2)氨和联氨(N2H4)是氮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制备联氨可用丙酮做催化剂,将次氯酸钠与氨气反应,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砷的常见酸性氧化物有As2O3和As2O5,请根据图相关信息写出分解为的热化学方程式: 。
(4)直接供氨式碱性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4NH2+3O2=2N2+6H2O,电解 质溶液一般使用氢氧化钾溶液,则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
(5)氨气和二氧化碳在120℃,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尿素:CO2(g)+2NH3(g) (NH2)2CO(s)+H2O(g),在密闭反应容器中,混合气体中氨气的含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氨气的平衡转化率是 。
(6)将一定量的NH2COONH4(s)置于恒温密闭容器中,NH2COONH4(s) 2NH3(g)+CO2(g),其分解达到平衡状态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
(7)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NO(g)+O2(g) 2NO2(g) △H>0,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t2、t4时刻只改变一个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在t1-t2时,可依据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在t2时,采取的措施可以是升高温度
c.在t3-t4时,可依据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在t5时,容器内NO2的体积分数是整个过程中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Q KJ/mol(Q>0)。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且不变的密闭容器,向甲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KJ;在相同条件下,向乙容器中加入2molNH3达到平衡后吸收热量为Q2KJ,已知甲和乙两容器中所达到的平衡完全相同且Q1=4Q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达平衡时,两容器中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同,甲中N2和H2为80%,乙中NH3为20%
B.甲中NH3的体积分数与乙相等
C.达到平衡后,再向乙中加入0.2moLN2、0.6molH2、1.6molNH3,平衡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
D.乙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3(g)N2(g)+3H2(g);△H=+Q2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安徽省庐江县六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较强的为H2ZO4
B.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W>Z>Y
C.X、Z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X的气态氢化物较稳定,因为X的氢化物分子间有氢键
D.X与W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河北省张家口市四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合成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B.聚氯乙烯可制成薄膜、软管等,其单体是CH2=CHCl
C.合成酚醛树脂()的单体是苯酚和甲醇
D.合成顺丁橡胶()的单体是CH2=CH—CH=C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湖北省八校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CH4与P4的分子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因此在6.02×1023个CH4分子或P4分子中都含有4×6.02×1023个共价键
B.在含6.02×1023个硅原子的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4×6.02×1023个Si-O键
C.5.6 g Fe与含0.2 mol HNO3的溶液充分反应,至少失去0.2×6.02×1023个电子
D.6.02×1023个Fe3+完全水解可以得到6.02×1023个氢氧化铁胶体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五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Ba2+、Cu2+、C1﹣、NO3﹣ B.Ca2+、Al3+、Br﹣、ClO﹣
C.NH4+、K+、HSO3﹣、CO32﹣ D.Na+、K+、MnO4﹣、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及说法正确的是 ( )
A.已知2H2(g)+O2(g)=2H2O(g) △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B.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1/2H2SO4 (aq)=NaCl(aq)+H2O(l) △H=-57.4kJ/mol
C.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已知I2(g)+ H2(g)=2HI(g) △H1, I2(s)+ H2(g)=2HI(g ) △H2 则△H1>△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