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应选用球形分液漏斗进行分液,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 |
B. | 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塞紧玻璃塞,上下振荡 | |
C. | 混合液摇匀后,立即将分液漏斗放在铁圈上静置,分层 | |
D. | 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再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把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
分析 A.使用的仪器带有活塞或瓶塞的装置,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
B.当振荡分液漏斗中的混合溶液时,须用一只手压住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另一只手握住旋塞,防止玻璃塞和旋塞脱落,导致实验失败;
C.振摇后分液漏斗中气压增大,要不断打开活塞进行放气操作;
D.分液操作的方法,下层液体从漏斗颈下慢慢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倒出.
解答 解:A.分液漏斗有活塞,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故A错误;
B.为防止玻璃塞和旋塞脱落,导致实验失败,当振荡分液漏斗中的混合溶液时,须用一只手压住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另一只手握住旋塞,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故B错误;
C.混合液摇匀后,放气后,再静置分层,故C错误;
D.进行分液操作时,应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上口颈上的小孔,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漏斗颈下慢慢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倒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以及分液等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积累,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 | |
B. | 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 |
C. | 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硅 | |
D. | HF溶液不能贮存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NH3•H2O+CO2═NH4++CO32- | |
B. | 过量的CO2通入Ca(ClO)2溶液中 ClO-+CO2+H2O═HCO3-+HClO | |
C. | 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CH3COOH溶液 CO32-+2H+═CO2↑+H2O | |
D. |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该条件下,钠的还原性强于C | |
B. | 若CO2过量,则有Na2CO3生成 | |
C. | 该反应中化学能除转化为热能外,还转化为电能 | |
D. | Na2O是离子化合物,其中离子半径:r(Na+)>r(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
B. | 标准状况下,22.4L 氖气含有的氖原子数为2 NA | |
C. | 常温常压下,22.4L CO2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
D. | 在1L的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Cl- 数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iO32-+2CO2+2H2O═2HCO3-+H2SiO3↓ | |
B. | 少量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 |
C. | 用稀HNO3溶解FeS固体:FeS+2H+═Fe2++H2S↑ | |
D. | 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2HCO3-+Ba2++2OH-═BaCO3↓+CO32-+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图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
B. | 己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 则△H1>△H2 | |
C. | 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 |
D. | 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H=+100kJ•mol-1,则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 | B. | 2 | C. | 3 | D. | 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