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指数 | 首要污染物 | 空气质量级别 | 空气质量状况 |
55 | SO2 | II | 良 |
分析 (1)①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
②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生成氢离子,据此解答;
③根据二氧化硫的性质以及污染空气进行解答;
(2)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弱酸亚硫酸,亚硫酸不稳定容易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
(3)SO2与空气中的O2在飘尘的作用下反应生成SO3,SO3溶于降水生成H2SO4,飘尘起催化作用;
(5)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按一定比例混合一氧化氮氧气和水,或二氧化氮和氧气和水可几乎完全转化为硝酸.
解答 解:(1)①二氧化硫与浓硫酸不反应,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中的水蒸气,所以浓硫酸的作用为:干燥二氧化硫气体,
故答案为:干燥二氧化硫;
②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方程式:SO2+H2O=H2SO3,亚硫酸电离生成氢离子,溶液显酸性,遇到石蕊显红色;
故答案为:红色;SO2+H2O=H2SO3;
③二氧化硫任意排放会造成酸雨,为了防止污染空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02+2NaOH=Na2S03+H20,
故答案为:吸收多余SO2气体,避免污染空气;S02+2NaOH=Na2S03+H20;
(2)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弱酸亚硫酸,溶液显酸性,所以pH小于7,亚硫酸不稳定容易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方程式:2H2SO3+O2=2H2SO4,离子方程式:2H2SO3+O2=4H++SO42-;硫酸为强酸,完全电离,溶液氢离子浓度增大,酸性增强,pH减小;
故答案为:<;变小;2H2SO3+O2=4H++SO42-;
(3)S02与空气中的02在飘尘的作用下反应生成S03,而飘尘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说明此过程中飘尘作催化剂,
故答案为:催化剂;
(5)氮的氧化物在空气中:2NO+O2=2NO2,3NO2+H2O=2HNO3+NO,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4HNO3,所以氮的氧化物溶于水最终转化为硝酸,
故答案为:硝酸.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酸雨的形成,侧重考查了二氧化硫的性质,注意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二氧化硫的吸收的反应原理,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上学期10月定位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HA>KHB>KHD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Na+)>c(B-)> c(HB)>c(H+)>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c(HB)+c(HD)=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广泛用于洗涤、纺织、医疗、造纸等。某兴趣小组展开了深入的学习:
【资料卡片】:
I、制备研究:工业上采用“醇析法”将其转化成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化学式为2Na2CO3·3H2O2), “醇析法”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问题:
(1)Na2CO3俗名:_______________;其水溶液能使酚酞变_______________;
(2)H2O2受热容易分解,写出该分解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过程中,反应及干燥均需在低温度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生产过程中,加入较多无水乙醇后,过碳酸钠晶体大量析出,此无水乙醇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若在实验室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
(6)母液可以循环使用,但须进行“一系列操作”分离,这些操作包括:加入少量___________,不再有气泡产生后,过滤,将所得滤液再进行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即可得Na2CO3溶液和95%的乙醇。为获取无水乙醇,还需进行的操作是:向95%的乙醇中加入足量CaO后,选__________(填序号)装置进行实验。
II、纯度测定: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部分仪器略去),测定过碳酸钠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步骤如下:
① 连接仪器并检查好气密性
② 将过碳酸钠样品(2.20g)和少许MnO2均匀混合后置于装置A中,在量筒中加满水;
③ 连接仪器,打开滴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水;
④ 待装置A中_____________时,停止滴加水,并关闭活塞;
⑤ 冷却至室温后,平视读数;
⑥ 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请回答下列问题:
(7)完善实验步骤的相关内容:④ __________;
(8)第⑤中,已“冷却至室温”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9)量筒中,加装的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10)实验中,______________,则开始收集气体;
A.刚开始出现气泡时
B.当气泡均匀连续出现时
C.若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部,复燃时
(11)量筒的局部示意见图2,平视读数时应沿____________视线(选填“a”或“b”) 进行。图中________视线(选填“a”或“b”)对应的读数较大。
(12)若量筒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是224mL (己转化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计算过碳酸钠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Mr(O2)=32、Mr(2Na2CO3·3H2O2)=314]
(13)经过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测定结果偏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滴定次数 |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 0.100 0 mol•L-1盐酸的体积/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溶液体积/mL | ||
第一次 | 25.00 | 0.00 | 26.11 | 26.11 |
第二次 | 25.00 | 1.56 | 30.30 | 28.74 |
第三次 | 25.00 | 0.22 | 26.31 | 26.0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化学键 | H-H | C-H | C-O | O-H |
键能(kJ.mol-1 | 436 | 414 | 326 | 46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