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
   2.3-二乙基丁烷
B.
    2-丁醇
C.
   二氯丙烷
D.
    3-甲基-2-丁烯

分析 A、烷烃命名时,要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碳原子进行编号;
B、醇命名时,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碳原子编号;
C、卤代烃命名时,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碳原子编号;
D、烯烃命名时,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碳原子编号.

解答 解:A、烷烃命名时,要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故主链上有6个碳原子,为己烷,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碳原子进行编号,故在3号和4号碳原子上各有一个甲基,故名称为3,4-二甲基己烷,故A错误;B、醇命名时,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故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为丁醇,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碳原子编号,故-OH在2号碳原子上,故为2-丁醇,故B正确;
C、卤代烃命名时,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故主梁上有3个碳原子,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碳原子编号,故在1号和2号碳原子上各有一个氯原子,故为1,2-二氯丙烷,故C错误;
D、烯烃命名时,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故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碳原子编号,当两端离官能团一样近时,要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故碳碳双键在2号和3号碳原子间,在2号碳原子上有一个甲基,故名称为:2-甲基-2-丁烯,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烷烃、烯烃和卤代烃的命名,难度不大,应注意的是含官能团的有机物在命名时,要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碳原子编号,当两端离官能团一样近时,要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漂白粉中加入浓盐酸:ClO-+Cl-+2H+═Cl2↑+H2O
B.氯化铁溶液洗涤银镜:Fe3++Ag═Fe2++Ag+
C.0.1 mol•L-1NH4HSO4溶液和0.1 mol•L-1NaOH等体积混合:NH4++H++2OH-═NH3•H2O+H2O
D.0.1 mol•L-1的NaAlO2溶液和0.15 mol•L-1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AlO2-+4H+═Al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NaH与重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D2=NaOH+D2
D.质量数为18的氧原子:${\;}_{6}^{18}$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用等质量铁与稀盐酸反应制备氢气时,欲使生成氢气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增加铁粒质量B.换成同浓度的稀硫酸
C.改成98%的浓硫酸D.加入纯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钡溶液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B.溴水C.碳酸钠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下列物质中①NaCl溶液、②NaOH、③H2SO4、④Cu、⑤CH3COOH、⑥冰、⑦CO2、⑧乙醇,
(1)②③是强电解质,(2)⑦⑧是非电解质,(3)⑤⑥是弱电解质,(4)①④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5)①④能导电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请回答:(1)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H2和NH3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tl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压强.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是t2-t3
(2)温度为T℃时,将2mol H2和1mol N2放入0.5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 H2的浓度1mol/L.
(3)当温度升高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值减小(增大、减小、无影响).
(4)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写出其燃烧的燃烧热方程式:S(s)+O2(g)=SO2(g)△H=-296kJ•mol-1
(5)已知中和热为57.3kJ•mol-1,写出NaOH和H2S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frac{1}{2}$H2SO4(aq)+NaOH(aq)=$\frac{1}{2}$Na2SO4(aq)+H2O(l);△H=-57.3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锌与盐酸反应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锌的质量/g锌的形状温度/℃锌完全溶解的时间/s
A2薄片5400
B2薄片15200
C2薄片25100
D2薄片35t1
E2颗粒15t2
F2粉末15t3
G2薄片(含少量杂质Cu)35t4
(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2H+═Zn2++H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t1=50s,完成下列时间对温度的曲线图(纵轴表示时间,横轴表示温度).
(3)利用所画的曲线图和相关数据,可得出该反应中温度影响反应速率的规律是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加快到原来的2倍.
(4)t1>(填“>”或“<”)t4,原因是G组中可形成Cu-Zn原电池,发生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加快.
t2>t3(填“>”或“<”),原因是F组中锌为粉末状,表面积较大,反应速率较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H2OB.XeF4C.Cl2D.PCl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