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A、B、C、D、E、F六种常见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一种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B的基态原子2p轨道中有三个未成对电子,C是所有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D是短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非金属元素,E是主族元素且与F同周期,其最外能层上有两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F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F2O和黑色的FO两种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元素原子基态时价层的电子排布式___
(2)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氧元素的第一电离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
(3)C元素与A元素形成的最简单氢化物比D元素与A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沸点高,原因是____。
(4)与E元素同周期且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图___。
(5)A、B、F三种元素可形成[F(BA3)4]2+配离子,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填字母)。
①配位键 ②金属键 ③极性共价键 ④非极性共价键 ⑤离子键 ⑥氢键
若[F(BA3)4]2+配离子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 且当[F(BA3)4]2+中的两个BA3被两个Br-取代时,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F(BA3)4]2+的空间构型为___(填字母)。
a.平面正方形 b.正四面体形 c.三角锥形 d.V形
(6)D元素形成四种常见的含氧酸酸性由小到大的顺序___,且原因是___
(7)C和E能够形成化合物M,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求晶体M的密度()____。(只列表达式即可)
【答案】3d104s1 大 N原子的价电子是2s22p3,2p轨道半充满,电子构型稳定,不易失电子,故N的第一电离能比O大 HF分子间存在氢键 ①③ a HClO<HClO2<HClO3<HClO4 n值越大,Cl的正电性越高,导致Cl—O—H中O的电子向Cl偏移,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就越容易电离出H+,酸性越强。
【解析】
A元素的一种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A为H。B的基态原子2p轨道中有三个未成对电子,B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所以B是N。C是所有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C为F。A、B、C、D、E、F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是短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非金属元素,所以D为Cl。E是主族元素,其最外能层上有两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所以E为Ca。F与E同周期,F也为第4周期元素,F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F2O和黑色的FO两种氧化物,则F为Cu。
(1)Cu基态时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2)N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O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N的2p轨道上有3个电子,为半充满的稳定结构,失去一个电子比氧困难,所以氮的第一电离能比氧元素的第一电离大。故答案为:大,N原子的价电子是2s22p3,2p轨道半充满,电子构型稳定,不易失电子,故N的第一电离能比O大;
(3)HF分子间有氢键,HCl分子间没有氢键,所以HF的沸点高。故答案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
(4)与钙元素同周期即第4周期且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为Cr,其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5)A、B、F三种元素可形成[Cu(NH3)4]2+配离子,Cu2+和NH3之间存在配位键,NH3里的N和H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所以选①③;若[Cu(NH3)4]2+配离子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可能为平面正方形,也可能为正四面体,当其中两个NH3被Br-取代时,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所以[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故选a。故答案为:①③,a;
(6)Cl元素形成四种常见的含氧酸分别为HClO、HClO2、HClO3、HClO4,酸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ClO<HClO2<HClO<HClO4,原因是n值越大,Cl的正电性越高,导致Cl—O—H中O的电子向Cl偏移,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就越容易电离出H+,酸性越强;
(7)从晶胞结构图可知,顶点和面心为钙离子,共有4个,晶胞内部为氟离子,有8个,所以晶体化学式为CaF2,一个晶胞的质量为,晶胞参数=0.566×10-7cm,所以一个晶胞的体积为0.5663×10-21cm3,所以晶体M的密度为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1)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基础,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并探究氨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
请回答:
①用装置B收集氨时,氨的进气口是__(选填“a”或“b”)。打开装置B中的活塞c,若观察到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
②向C中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迅速盖上盖,观察现象。浓盐酸液滴附近会出现 _____,(填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FeSO4液滴中先出现灰绿色沉淀,过一段时间后变成红褐色,发生的反应包括Fe2++2NH3·H2O===Fe(OH)2↓+2NH4+和_________。
③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的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阿伏伽德罗常数回答下列问题
(1)在0.5mol CO2中含___个O原子,含___个e-。
(2)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体积比为____,其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比为____。
(3)___mol H2SO4分子与1.806×1024个H2O分子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4)12.4g Na2R含Na+ 0.4mol,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反应A(g) B(g) +C(g)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A的初始浓度为0.050mol/L。温度T1和T2下A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温度T1____ T2,平衡常数K(T1)____K(T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温度T2时,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70%,则:
①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②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
③反应在0~5min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___。
(3)已知1g FeS2完全燃烧放出7.1kJ热量,FeS2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物质(t-BuNO)2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如下反应:(t-BuNO)2 2(t-BuNO) ΔH = 50.5 kJ·mol-1。该反应的ΔS_____0(填“>”、“<”或“=”)。在______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刚砂(SiC)可由SiO2和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反应方程式为SiO2+3CSiC+2CO↑,下列有关制造金刚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SiO2,还原剂为C
B. 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 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2e-
D. 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是SiC、氧化产物是CO,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试回答: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____。
a.S b.N2 c.Na d.Mg e.Al
(2)若A为强碱溶液,则X可能为____。
a.CO2 b.AlCl3 c.Al d.Mg e.Al2O3
(3)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____;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离子方程式表示)___,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元素价态的操作方法是____。
(4)若A、B、C为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则B的化学式为____,X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不同类物质)____或____,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或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CO2气体的体积为22.4L
B.1 mol 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A
C.7.8g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D.O2和O3的混合气体,质量为48g,所含氧原子数为1.5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图1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c(Na+)>c(A-)>c(B-)>c(OH-)>c(H+)
B. 图2中在b点对应温度下,将pH=2的H2S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C. 用0.0100 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1000 mol/L Cl-、Br-及I-的混合溶液,由图3曲线,可确定首先沉淀的是Cl-
D. 图4表示在N2(g)+3H2(g) 2NH3(g)达到平衡后,减小NH3浓度时速率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Zn)可以高效沉积ZnO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2O(l)ZnO(s)+2Ni(OH)2(s)。
A. 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aq)eNiOOH(s)+H2O(l)
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aq)2eZnO(s)+H2O(l)
D. 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