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用足量H2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固体质量减少8g,此时消耗H222.4L(标准状况下),求生成Cu的质量.

分析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frac{\underline{\;\;△\;\;}}{\;}$Cu+H2O,利用差量法可直接计算出生成Cu的质量.

解答 解:CuO中通入氢气,发生CuO+H2$\frac{\underline{\;\;△\;\;}}{\;}$Cu+H2O,设有xgCu生成,
CuO+H2$\frac{\underline{\;\;△\;\;}}{\;}$Cu+H2O△m 
80g              64g       16g
                     x         8g
则x=$\frac{64g×8g}{16g}$=32g,
答:生成Cu的质量为32g.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利用差量法计算较为简单,易错点为氢气的体积,注意氢气不能全部反应的特点,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等于NA
B.17 g-18OH所含的电子数目为9NA
C.16 g N2 H4中含有的非极性共价键数目为0.5NA
D.常温时,1 L pH=12的 Ba(OH)2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2×1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用排空气法在一干燥烧瓶中收集氯化氢气体.将收集气体后的烧瓶放在水槽中,水进入烧瓶,占烧瓶容积的$\frac{4}{5}$(烧瓶容积为250mL),求.
(1)原烧瓶中氯化氢与空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若将标准状况下的200mL氯化氢气体溶于5mL水,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无色溶液中,加入铝可以生成H2,则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K+、Cu2+、NO3-、Cl-B.K+、Na+、Br-、Cl-
C.K+、NH4+、HCO3-、Cl-D.Na+、Mg2+、Br-、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将4.3g Na、Na2O2、Na2O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混合气体,将气体在密闭容器中放电后冷却到标准状况下,发现容器内压强接近于零,则原混合物中Na、O元素的物之比为(  )
A.1:1B.1:2C.4:3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与NH4Fe(SO42•24H2O溶液有关描述及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H+、Fe2+、SCN-、Br-可以大量共存
B.该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3NH4++Fe3++6OH-=3NH3↑+Fe(OH)3
C.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Zn粉:2Fe3++Zn=Zn2++2Fe2+
D.先加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SO42-+Ba2+=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利用电化学原理,使苯(C6H6)转化为环己烷(C6H12)可实现电化学储氢和储能;反应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A极为电源的正极
B.储氢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C6H6+6H++6e-═C6H12
C.右室得到的气体X为O2
D.该储氢和储能的反应为2C6H6+6H2O$\frac{\underline{\;通电\;}}{\;}$2C6H12+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3H2?2NH3,已知某时刻存在N2、H2、NH3的浓度为1mol•L-1、2mol•L-1、2mol•L-1,当达到平衡状态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N2为$\frac{1}{3}$mol•L-1B.NH3为$\frac{10}{3}$mol•L-1
C.H2为5.5mol•L-1D.N2为1.5mol•L-1,H2为3.5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4gCaC2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3NA
B.20gD2O与20gH218O含有的中子数均为11NA
C.4.6gNO2在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分子数为0.1 NA
D.50ml 12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