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纳米氧化亚铜在水的光解等领域具有极大应用潜能,是极具开发前景的绿色环保光催化剂.目前主要的合成方法有电解法、高温固相法等.
(1)有研究表明阳极氧化法成功制得了Cu2O 纳米阵列,装置如图:该电池的阳极反应方程式为2Cu-2e-+2OH-=Cu2O+H2O离子交换膜为阴(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铜网应连接电源的正极.
(2)在高温下用甲烷将粉状CuO 还原也可制得Cu2O.
已知:①2Cu(s)+$\frac{1}{2}$O2(g)=Cu2O(s);△H=-169kJ•mol-1
②CH4(g)+2O2(g)=CO2(g)+2H2O(g);△H=-846.3kJ•mol-1
③Cu(s)+$\frac{1}{2}$O2(g)=CuO(s);△H=-157kJ•mol-1
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8CuO(s)+CH4(g)=4Cu2O(s)+CO2(g)+2H2O(g)△H=-266.3kJ/mol.
(3)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等质量的三种纳米Cu2O(用不同方法制得)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2H2O(g)$?_{Cu_{2}O}^{光照}$2H2(g)+O2(g)△H>0.水蒸气浓度随时间t变化如下表所示:
序号 01020304050
T10.0500.04920.04860.04820.04800.0480
T10.0500.04880.04840.04800.04800.0480
T20.100.0940.0900.0900.0900.090
①对比实验的温度:T2>T1(填“>”“<”或“﹦”),原因是因为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为吸热方向,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③的平衡常数大于①,说明T2大于T1
②实验①前2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O2)=3.5×10-5mol/(L•min)
③比较不同方法制得的Cu2O的催化效果应选用①和②组实验,原因是除催化剂外,其他条件相同.

分析 (1)阳极氧化法制Cu2O,铜失去电子,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有氢氧根离子参与反应,离子交换膜需允许氢氧根离子通过,铜网作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2)根据盖斯定律知,目标反应相当于②-③×8+①×4;
(3)①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水蒸气的转化率增大;
②先计算水蒸气反应速率,再根据同一反应中同一段时间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计算氧气反应速率;
③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只能让催化剂作为变量,其余的均相同.

解答 解:(1)阳极氧化法制Cu2O,铜失去电子,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有氢氧根离子参与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u-2e-+2OH-=Cu2O+H2O,离子交换膜需允许氢氧根离子通过,过为阴离子交换膜;铜网作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故答案为:2Cu-2e-+2OH-=Cu2O+H2O;阴;正;
(2)目标反应为8CuO(s)+CH4(g)=4Cu2O(s)+CO2(g)+2H2O(g),根据盖斯定律知,目标反应相当于②-③×8+①×4,故△H=(-846.3)+[-(157)×8]+(-169)×4=-266.3kJ/mol,
故答案为:8CuO(s)+CH4(g)=4Cu2O(s)+CO2(g)+2H2O(g)△H=-266.3kJ/mol;
(3)①因为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为吸热方向,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③的平衡常数大于①,所以T2>T1
故答案为:>;因为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为吸热方向,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③的平衡常数大于①,说明T2大于T1
②前20min内水蒸气反应速率=$\frac{0.050-0.0486}{20-0}$mol/(L.min)=7×10-5mol/(L•min),同一反应中同一段时间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则氧气反应速率=3.5×10-5mol/(L•min),
故答案为:3.5×10-5mol/(L•min);
③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只能让催化剂作为变量,其余的均相同,从数据表格知①和②为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
故答案为:①和②;除催化剂外,其他条件相同.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涉及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有关计算、电解原理、盖斯定律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类型为消去反应
B.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种
C.可用Br2、CCl4鉴别乙苯和苯乙烯
D.乙苯和苯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均为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短周期元素R、T、X、Y、Z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RT
XYZ
A.气态氢化物稳定性:Y>T
B.R能分别与X、Z形成共价化合物
C.R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VA族
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惰性电极电解含酚酞的饱和食盐水,阳极附近溶液先变红
B.铜的电解精炼过程中,有0.2 mol 电子发生转移时,阳极一定有6.4 g铜溶解
C.将地下钢管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称为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
D.在中性环境中,每生成35.6 g铁锈(Fe2O3•H2O),消耗的氧气为6.72 L(标准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X、Y、Z、M、W、R是元素周期表中1~36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是位于同一周期的相邻元素,Y元素基态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M为元素周期表1~36号元素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W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74s2;R位于周期表第11列.回答下列问题(若需表示具体元素必须用相应的元素符号):
(1)X、Y、Z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O>C(用元素符号表示),Y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远大于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主要原因是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氨气分子与水分子都是极性分子,相似相溶.
(2)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Z、M形成化合物M2Z2的电子式为
(3)X、Z、W三种元素可以形成橘红色易升华的固体配合物W2(XZ)8,该配合物中提供空轨道的是Co,提供孤对电子的是CO(填化学式).
(4)已知某化合物部分结构如图(a)所示,该化合物由X、Y两元素组成,硬度超过金刚石.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3N4,其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晶体中X、Y两种元素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3

(5)在图(b)中标出R晶体中R原子的位置,该晶体中R原子直径为a pm,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该晶胞密度表达式为$\frac{\sqrt{2}M×1{0}^{30}}{{a}^{3}{N}_{A}}$g•cm-3(用a,M,NA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其溶液不很稳定,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二氧化锰和氧气,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分解速度很慢,见光分解速度加快.
(1)高锰酸钾溶液应配成中性溶液并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填保存的注意事项);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溶液分解的离子方程式4MnO4-+4H+═4MnO2↓+3O2↑+2H2O.
(2)请配平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钠Na2C2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nO4-+
5C2O42-+16H+═2Mn2++10CO2↑+8H2O
(3)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钠溶液的反应过程,将高锰酸钾溶液逐滴地滴入一定体积的酸性草酸钠溶液中(温度相同,并不断振荡时),记录的现象如表:

滴入高锰酸钾溶液的次序(每滴溶液的体积相同)
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的时间
先滴入第1滴1min
褪色后再滴入第2滴15s
褪色后再滴入第3滴3s
褪色后再滴入第4滴1s
请分析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间变化的原因反应生成的Mn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且c(Mn2+)浓度大催化效果更好.
(4)该学习小组在获取了上述经验和结论以后,用稳定的物质草酸钠Na2C2O4(相对分子质量134.0)来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他们准确称取1.340g纯净的草酸钠配成250mL溶液,每次准确量取25.00mL溶液酸化后用KMnO4溶液滴定.
①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丙(填如图中的仪器编号).
②为了防止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分解而造成误差,滴定时应注意的是逐滴滴入高锰酸钾溶液,待前一滴高锰酸钾溶液颜色褪去后再滴加.
③若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下列操作,其中会使所测KMnO4浓度偏低的是A.
A.未润洗盛放KMnO4的滴定管
B.滴定前尖嘴部分无气泡,滴定终点时出现气泡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锥形瓶用水洗之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④当溶液呈微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消耗KMnO4溶液20.00mL(多次测定的平均值),则KMnO4溶液的浓度为0.02mol/L.(附原子相对质量K=39  Mn=55  O=16   Na=23  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气东输”中的“气”指的是煤气
B.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为青铜,主要成分是 Cu 和 Sn
C.自然界存在大量游离态的硫及硅
D.氮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是油脂的组成元素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8.有机化合物G常用作香料.合成G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A的分子式为C5H8O,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②CH3CH2CH=CH2$\stackrel{NBS}{→}$CH3CHBrCH=CH2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溴原子.
(2)B→C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3)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检验M是否已完全转化为N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试样于试管中,滴加稀NaOH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加热至沸,若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说明M已完全转化为N,否则M未完全转化为N.
(5)满足下列条件的L的同分异构体有1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③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2:2:3的结构简式为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以1-丁醇和NBS为原料制备顺丁橡胶()的合成路线:CH3CH2CH2CH2OH$→_{△}^{浓硫酸}$CH3CH2CH=CH2$\stackrel{NBS}{→}$CH3CHBrCH=CH2$→_{△}^{NaOH醇溶液}$CH2=CHCH=CH2
$\stackrel{一定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氮、磷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基态16N中,其P能级的电子云轮廓是哑铃形,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3
(2)碱性肥料氰氮化钙(CaCN2)的组成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Ca,CaCN2和H2O可发生如下反应:CaCN2+2H2O=NH4CN+Ca(OH)2,则NH4CN中含有5个δ键和2个π键.
(3)化合物(CH33N能溶于水,试解释其原因(CH33N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CH33N与水均为极性分子,相似相溶,化合物(CH33N与盐酸反应生成[(CH33NH]+,该过程新生成的化学键为配位键.
(4)阳离子[(CH33NH]+和阴离子A可按个数比4:1组成化合物,阴离子A的结构如图1所示:

则S原子以sp3杂化方式与Ge结合,阴离子A的化学式为[Ge4S10]4-
(5)BP是一种耐磨材料,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如图2),已知晶体中B与P原子的最近距离为apm,则该晶体密度的表达式为$\frac{4×42}{{N}_{A}×(\frac{4a}{\sqrt{3}}×1{0}^{-10})^{3}}$g•cm-3(不需化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