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有效地开发利用CO2,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0.075mol/(L•min);
(2)氢气的转化率=75%;
(3)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5.33;
(4)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体系中n(CH3OH)/n(CO2)增大的是AD
A.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去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升高温度
D.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5)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然后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CO2,待反应再一次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则c1< c2(填>、<、=)

分析 由图象可知    CO2(g)+3H2(g) CH3OH(g)+H2O(g),
开始(mol/L):1          3                          0                 0
变化(mol/L):0.75     2.25                      0.75             0.75 
平衡(mol/L):0.25    0.75                       0.75            0.75
以此可计算(1)、(2)、(3)题;
(4)要使n(CH3OH)/n(CO2)增大,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5)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然后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CO2,平衡正向移动,CH3OH(g)、H2O浓度增大,结合平衡常数不变判断.

解答 解:CO2(g)+3H2(g) CH3OH(g)+H2O(g),
开始(mol/L):1          3                          0                 0
变化(mol/L):0.75     2.25                      0.75             0.75 
平衡(mol/L):0.25    0.75                       0.75            0.75
(1)v(CO2)=$\frac{0.75mol/L}{10min}$=0.075mol/(L•min),故答案为:0.075;
(2)氢气的转化率=$\frac{2.25}{3}$×100%=75%,
故答案为:75%;
(3)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则k=$\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frac{0.75×0.75}{0.25×0.7{5}^{3}}$=5.33,
故答案为:5.33;
(4)要使n(CH3OH)/n(CO2)增大,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A.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平衡向正反应方法移动,n(CH3OH)/n(CO2)增大,故A正确;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对反应物质来说,浓度没有变化,平衡不移动,n(CH3OH)/n(CO2)不变,故B错误;
C.因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n(CH3OH)/n(CO2)减小,故C错误;
D.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等效于在原来基础上缩小体积一半,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n(CH3OH)/n(CO2)增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5)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然后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CO2,平衡正向移动,CH3OH(g)、H2O浓度增大,由于平衡常数不变,则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也增大,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化学平衡计算以及平衡移动等问题,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难度较大,注意根据图象计算各物质的平衡浓度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富含糖类的是(  )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学生用0.1000mol•L-1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为:
A.取20.00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试液
B.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取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mL处
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为3.10mL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的读数.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DCEA、F(填序号);
(2)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防止滴定管内壁附着的水将标准溶液稀释而带来误差;
(3)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若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5)若滴定结束时,滴定管液面如图所示,则终点读数为21.10mL.
(6)根据读数计算出该待测液的浓度为0.0900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1NaOH溶液和0.50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mol•L-1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470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10.0 g.
(2)从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a、b、e.
名称托盘天平小烧杯坩埚钳玻璃棒药匙量筒
仪器
序号abcdef
Ⅱ.测定中和热:(1)实验桌上备有烧杯(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量筒、盐酸、NaOH溶液,尚缺少的实验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
(2)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
次数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NaOH平均值
126.226.026.130.1 
227.027.427.233.3
325.925.925.929.8
426.426.226.330.4
②近似认为0.50mol•L-1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53.5kJ•mol-1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C、D.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常温下有关水溶液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有AgCl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C1固体,c(Ag+)减小
B.室温下100mL pH=1.3的Ba(OH)2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
C.稀释0.1 mol/L的NH3•H2O溶液,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D.溶液中水电离出c(H+)和水电离出的c(OH-)的乘积一定等于10-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草酸H2C2O4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具有还原性,溶于水,为测定H2C2O4溶液的浓度,取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后,用浓度为cmol/L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原理为:
KMnO4+H2C2O4+H2SO4--K2SO4+CO2+MnSO4+H2O(未配平)
(1)滴定管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然后用水洗涤,用待装液润洗,再在滴定管中装入溶液后,要排气泡,再调液面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读数后进行滴定,滴定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该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2)以下实验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BC.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C.盛装高锰酸钾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清洗过后,未用高锰酸钾溶液润洗
D.盛装草酸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清洗过后,未用草酸溶液润洗
E.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即停止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化学实验小组用0.2000 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测定草酸晶体的纯度(草酸晶体化学式为H2C2O4•2H2O,杂质不与KMnO4反应).实验步骤如下:
(1)称取13.0 g草酸晶体,配成250.00 mL水溶液.此操作过程所需用到的仪器是:天平(含砝码)、烧杯、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和250 mL容量瓶
(2)量取草酸溶液25.00 mL放入锥形瓶中,用0.2000 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
①量取25.00 mL草酸溶液的仪器是25mL酸式滴定管(或25mL移液管).
②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酸式 (填“酸式”、“碱式”)滴定管中.
③滴定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
④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加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3)按正确操作测得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次数草酸溶液体积酸性KMnO4溶液体积
滴定前读数/m L滴定后读数/m L
第一次25.000.2020.58
第二次25.004.0024.40
第三次25.002.38a
①a的读数如图所示,则a=22.80;
②草酸晶体的纯度为98.86%(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它操作正确)一定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BD.
A.称取13.0 g草酸晶体时,将草酸晶体放在托盘天平右盘
B.锥形瓶水洗后用草酸溶液润洗
C.读取KMnO4溶液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D.盛KMnO4溶液的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利用是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
( 1 ) CO2的电子式是,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共价键.
(2)工业上用 C02和 H2反应合成二甲西迷(CH3OCH3). 已知:
CO2(g)+3H2(g)?CH3OH(g)+H2O(g)△H1=-49.1 kJ•mol-1
2CH3OH(g)?CH3OCH3(g)+H2O(g)△H2=-24.5 kJ•mo1-1
①CO2 ( g)和 H2(g)反应生成 CH3OCH3 ( g)和 H2O( 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6H2(g)═CH3OCH3(g)+3H2O(g)△H=-122.7 kJ•mol-1
②一定条件下,上述合成二甲醚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若改变反应的某个条件,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b(填标号).
a.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減小                b.H2的转化率增大
c.CO2的体积百分含量减小                 d.容器中 c(H2)/c(CO2)的比值减小
③某压强下,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T1温度下,将6 mol CO2和12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经过5 min反应达到平衡,则 0~5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 CH3OCH3)=0.18 mol.L-1min-1;KA、KB、KC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KA=KC>KB
(3)已知常温下 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1.75 x10-5,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1=4.4 x10-7,K2=4.7 x10-11.常温下,用氨水吸收 CO2可得到 NH4HCO3溶液,NH4HCO3溶液呈碱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反应 NH4++HCO3-+H2O?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数K值为1.3×1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已知反应:3I-(aq)+S2O82-(aq)═I3-(aq)+2SO42-(aq)+Q
(1)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2}(S{{O}_{4}}^{2-})c({{I}_{3}}^{-})}{{c}^{3}({I}^{-})c({S}_{2}{{O}_{8}}^{2-})}$.
(2)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的能量,则反应过程中的Q>0(填>、<、=);(I)、(II)两曲线中,使用催化剂的是(II)曲线.
(3)反应的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反应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如表是在20℃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实验编号
c(I-)/mol•L-10.0400.0800.0800.1600.160
c(S2O82-)/mol•L-10.0400.0400.0800.0800.040
t/s88442211t1
从表中数据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I-、S2O8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显色时间t1=22s;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乘积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