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分子中心原子均是sp2杂化的是(  )
A.PBr3、NO2B.CH4、SCl2C.BF3、SO2D.H2O、CS2

分析 根据杂化轨道数判断杂化类型,杂化轨道数=δ键数+孤对电子对数,据此判断杂质类型.

解答 解:A、P原子杂化轨道数=δ键数+孤对电子对数=3+1=4,所以采取sp3杂化,故A错误;
B、C原子杂化轨道数=δ键数+孤对电子对数=4+0=4,所以采取sp3杂化,故B错误;
C、BF3中B原子杂化轨道数=δ键数+孤对电子对数=3+0=3,所以采取sp2杂化;SO2中S原子杂化轨道数=δ键数+孤对电子对数=2+1=3,所以采取sp2杂化,故C正确;
D、O原子杂化轨道数=δ键数+孤对电子对数=2+2=4,所以采取sp3杂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杂化类型的判断,难度不大,根据“杂化轨道数=δ键数+孤对电子对数”来解答即可,原子杂化类型的判断是高考的热点,所以是学习的重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为回收利用废钒催化剂(含有V2O5、VOSO4及SiO2等,其中VOSO4可溶于水),科研人员最新研制了一种回收钒的新工艺,其主要流程如图1:

(1)萃取、反萃取过程中所需的主要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
(2)上述流程中涉及到两处氧化还原反应.
①“浸取还原”过程的产物为VOS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V2O5+SO32-+4H+=2VO2++SO42-+2H2O.
②“氧化”过程无气体产生,溶液中VO2+转化为V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VO2++ClO3-+3H2O=6VO2++Cl-+6H+
(3)“沉淀”过程中,沉钒率受温度、氯化铵系数(NH4Cl的质量与调节pH之后的料液中VO3-的质量比)等的影响,其中温度与沉淀率的关系如图2所示,温度高于80℃沉钒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温度高于80度,导致部分氯化铵分解.
(4)上述流程中所得沉淀为一系列的聚合物种[其分子组成可用NmHnVxOy表示],质谱法分析某沉淀的摩尔质量为832g/mol.取该沉淀83.2g用下列装置测定其组成,充分焙烧后玻璃管内残留V2O5固体为72.8g;所得气体通过U形管后,U形管增重3.6g.

①广口瓶中浓硫酸的作用为吸收产生的氨气.
②该沉淀的分子式为N2H16V8O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90℃时,将pH=12的NaOH溶液V1 L与pH=l的H2SO4溶液V2 L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11,则V1:V2为(已知在90℃时,水的离子积为10-12)(  )
A.2:9B.10:9C.9:2D.9: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对于数以万计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1)现有下列5种物质:CuO、CO、MgO、Na2O、FeO.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1种物质与其他4种物质有明显的不同,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写出两种):
①CO;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余是固体;
②CO;非金属氧化物,其余是金属氧化物.
(2)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用简单的图示方法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3)生活中的食醋和豆浆分别属于分散系中的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填化学专用名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配制350mL1.0mol/LH2SO4溶液,需用98%的浓硫酸溶液(ρ=1.84g/L)体积为多少?取25mL1.0mol/LH2SO4溶液与2g锌粉充分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H2多少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于固定容器中进行):2H2(g)+CO(g)?CH3OH(g)
(1)表所列数据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250℃300℃350℃
K2.0410.2700.012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H}_{3}OH)}{c(CO){c}^{2}({H}_{2})}$,△H<0(填“>”、“<”或“=”).
②300℃下,将2mol CO、6mol H2和4molCH3OH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判断反应正向(填“正向”或“逆向”)进行.
③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df(填序号).
a.升温   b.加入催化剂   c.增加CO的浓度     d.加入H2加压   e.加入惰性气体加压      f.分离出甲醇
(2)如图表示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H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填“>”、“=”或“<”,下同),A、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A=C,由状态B到状态A,可采用升温的方法(填“升温”或“降温”).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化学反应①②③④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K4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K1
②2CO(g)+O2(g)═2CO2(g) K2
③H2O(g)═H2O(l) K3
④CH3OH(l)+O2(g)═CO(g)+2H2O(l) K4
则K4=$\frac{{{K}_{1}}^{\frac{1}{2}}{{K}_{3}}^{2}}{{K}_{2}\frac{1}{2}}$(用含有K1,K2,K3的代数式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的某烷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含有相同碳原子数且主链上也有4个碳原子的烯烃(含一个碳碳双键)的同分异构体有(  )
A.3种B.4种C.5种D.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①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②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填“能”、“不能”).
③某同学用0.25mol/L的稀硫酸代替盐酸进行上述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i)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终止温
度t2/℃
平均温度差
(t2-t1)/℃
H2SO4溶液NaOH溶液平均值
126.226.026.129.5 


3.4
227.027.427.232.3
325.925.925.929.2
426.426.226.329.8
(ii)近似认为0.55mol/L NaOH溶液和0.25mol/L H2SO4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56.8 kJ/mo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iii)上述实验结果的数值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bcd.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在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高锰酸钾[KMnO4]是常用的氧化剂.工业上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为原料制备高锰酸钾晶体.中间产物为锰酸钾[K2MnO4].下图是实验室模拟制备的操作流程:

相关资料:
①物质溶解度
物质KMnO4K2CO3KHCO3K2SO4CH3COOK
20℃溶解度6.411133.711.1217
②锰酸钾[K2MnO4]
外观性状:墨绿色结晶.其水溶液呈深绿色,这是锰酸根(MnO42-)的特征颜色.
化学性质:在强碱性溶液中稳定,在酸性、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下,MnO42-会发生歧化反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软锰矿和KOH固体时,不采用石英坩埚而选用铁坩埚的理由是高温下强碱会和瓷坩埚中的二氧化硅反应腐蚀坩埚;
(2)实验时,若CO2过量会生成KHCO3,导致得到的KMnO4产品的纯度降低.请写出实验中通入适量CO2时体系中可能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3MnO42-+2CO2═2MnO4-+MnO2↓+2CO32-,2OH-+CO2═CO32-+H2O;
其中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
(3)由于CO2的通入量很难控制,因此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即把实验中通CO2改为加其他的酸.从理论上分析,选用下列酸中A,得到的产品纯度更高.
A.醋酸             B.浓盐酸             C.稀硫酸
(4)工业上采用惰性电极电解锰酸钾溶液制取高锰酸钾,试写出该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2MnO4+2H2O $\frac{\underline{\;通电\;}}{\;}$2KMnO4+H2↑+2KOH
提出改进方法:可用阳离子交换膜分隔两极区进行电解(如图).图中A口加入的溶液最好为KOH溶液.使用阳离子交换膜可以提高Mn元素利用率的原因为阳离子交换膜防止锰酸根进入阴极区被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