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与元素Y形成的化合物X2Y2中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分析 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为H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则Y为O元素;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R为S,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均为24,则Z的原子序数为11,W的原子序数为13符合,即Z为Na,W为Al,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H,Y为O,Z为Na,W为Al,R为S,
A.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依次减小,故A错误;
B.元素X与元素Y形成的化合物H2O2中,含O-H极性键、O-O非极性键,故B正确;
C.非金属性Y>R,则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故C错误;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铝、硫酸,硫酸为强酸,氢氧化铝为弱酸,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元素的位置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和离子,其对应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
A.两原子其核外全部都是s电子
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p6的离子
C.两原子N层上都有1个s电子,一个原子无d电子,另一个原子有d电子
D.原子核外M层上的s、p能级都充满电子,而d能级上没有电子的两种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X、Y、Z、W、U五种元素,均位于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且核电荷数之和为57.Y原子的L层p轨道中有2个电子,Z的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W与Y原子的价电子数相同,U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比为2:1,其d轨道处于全充满状态.
(1)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2)Y和W电负性,较小的是Si(填元素符号);Y和Z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N(填元素符号).
(3)X与Z形成最简单化合物Q时,Z原子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Q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请写出U2+与Q形成配离子的离子反应方程式:Cu2++4NH3═Cu(NH34
(4)U+与Z3+形成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阴、阳离子间核间距为acm.与同-个Z3+相连的U+有6个,该晶体的密度为$\frac{103}{{4{a^3}{N_A}}}$或$\frac{206}{{8{a^3}{N_A}}}$g•cm-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概念或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B.氨基酸和蛋白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C.甲酸乙酯、葡萄糖、麦芽糖、淀粉这四种物质的共同性质是他们既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又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用系统命名法给下列有机物命名,其中正确的是(  )
A.   2,3-二甲基-3-乙基丁烷B.    2,2,3,-四甲基己烷
C.    对二甲苯D.   2,4,4-三甲基戊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对硫一氮化合物的研究是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如图是已经合成典型的硫-氮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SNB.该物质具有很高的熔、沸点
C.该分子是非平面的八元环结构D.该物质与S2N2互为同素异形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_{53}^{131}$ I
B.N2的电子式:
C.S2-的结构示意图:
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1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防止氯化亚铁被氧化.
(2)甲组同学取2mL 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Fe3++2Cl-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隔离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4)丙组同学取10mL 0.1mol•L-1 KI溶液,加入6mL 0.1mol•L-1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2mL此溶液于2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①和②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Fe3+(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可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工业上利用氧化铝基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Al2O3,少量Pd)回收Al2(SO43及Pd的流程如图1:

(1)焙烧时产生的气体X为NH3(填化学式).
(2)浸液Y的主要成分为H2PdCl6(填化学式).
(3)“热还原”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PdCl6+2H2$\frac{\underline{\;\;△\;\;}}{\;}$Pd+2 NH3+6HCl.
(4)上述流程中焙烧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导致硫酸铵固体的分解.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高温下硫酸铵的分解产物,通过图2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B中溶液颜色变浅,C中无明显现象.
①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产物中的SO2
②进一步测定可知,D中收集到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28.写出(NH42SO4固体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3(NH42SO4$\frac{\underline{\;\;△\;\;}}{\;}$4NH3↑+N2↑+3SO2↑+6H2O↑.
(5)Pd是优良的储氢金属,其储氢原理为2Pd(s)+x H2(g)=2PdHx(s),其中x的最大值为0.8.已知:Pd的密度为12g•cm-3,则1cm3Pd能够储存标准状况下H2的最大体积为1L(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