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目前流行的关于生命起源假设的理论认为,生命起源于约40亿年前的古洋底的热液环境,这种环境系统中普遍存在铁硫簇结构,如Fe2S2、Fe4S4、Fe8S7等,这些铁硫簇结构参与了生命起源的相关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研究某铁硫簇结构的组成时,设计了下列实验.
[实验I]确定硫的质量:
按图连接装置,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后,在硬质玻璃管A中放入1.0g铁硫簇结构(含有部分不反应的杂质),在试管B中加入50mL 0.100mol•L-1的酸性KMn04溶液,在试管C中加入品红溶液.通入空气并加热,发现固体逐渐转变为红棕色.待固体完全转化后,将B中溶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洗涤试管B后定容.取25.00mL该溶液用0.01mol•L-1的草酸(H2C204)溶液滴定剩余的KMn04.记录数据如下:
滴定次数待测溶液体积/mL草酸溶液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
125.001.5023.70
225.001.0226.03
325.000.0024.99
相关反应:①2MnO4-+2H20+5S02═2Mn2++5S042-+4H+
②2MnO4-+6H++5H2C2O4═2Mn2++l0CO2↑+8H20
[实验Ⅱ]确定铁的质量:
将实验I硬质玻璃管A中的残留固体加入稀盐酸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过滤后取滤渣,经充分灼烧得0.6g固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I中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加入最后一滴草酸,溶液紫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
(2)实验I中,试管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酸性高锰酸钾完全吸收.
有同学提出,撤去C装置对实验没有影响,你的看法是同意(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若B中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不褪去,说明二氧化硫被吸收完全.
(3)根据实验I和实验Ⅱ中的数据可确定该铁硫簇结构的化学式为Fe3S4
[问题探究]滴定过程中,细心的小明发现该KMnO4溶液颜色褪去的速率较平常滴定时要快
得多.为研究速率加快的原因,小明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号温度/℃酸化的H2C2O4溶液/mLKMnO4溶液/mL溶液褪色时间/s
1255.02.040
2255.0(另加少量可溶于水的MnSO4粉末)2.04
3605.02.025
(4)分析上述数据知,滴定过程中反应速率较平常滴定时要快的一种可能原因是生成锰离子对反应起催化作用(或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加快反应速率).

分析 (1)高锰酸钾溶液为紫色,滴定完毕,高锰酸根离子反应完全,加入最后一滴草酸,溶液紫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
(2)由装置图可知,试管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酸性高锰酸钾完全吸收;由于酸性高锰酸钾为紫色溶液,若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不褪去,说明二氧化硫被吸收完全;
(3)第一次滴定,草酸溶液的体积与第2、3次相差太大,应舍去,取第2、3次的平均值为草酸溶液的体积.装置A中固体FexSy逐渐转变为红棕色,说明生成Fe2O3,同时生成二氧化硫.根据关系式2MnO4-~5H2C2O4计算25溶液中未反应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250mL溶液中未反应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装置B中加入的n(MnO4-)-n未反应(MnO4-)=n反应(MnO4-),再根据关系式2MnO4-~5SO2计算生成二氧化硫n(SO2),0.6g固体是Fe2O3,计算n(Fe),利用n(Fe):n(SO2)确定FexSy的化学式;
(4)采取控制变量法分析,对比第1、2组数据,不同是第2组加入硫酸锰,溶液褪色时间短,反应速率加快,褪色滴定反应中生成锰离子,可能是锰离子对反应起催化作用;对比第1、3组数据.不同是第3组实验的温度高,溶液褪色时间短,反应速率加快.

解答 解:(1)高锰酸钾溶液为紫色,滴定完毕,高锰酸根离子反应完全,加入最后一滴草酸,溶液紫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说明达滴定终点,
故答案为:加入最后一滴草酸,溶液紫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
(2)由装置图可知,试管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酸性高锰酸钾完全吸收;
由于酸性高锰酸钾为紫色溶液,若B中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不褪去,说明二氧化硫被吸收完全,撤去C装置,对实验没有影响,
故答案为: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酸性高锰酸钾完全吸收;同意;若B中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不褪去,说明二氧化硫被吸收完全;
(3)第一次滴定,草酸溶液的体积与第2、3次相差太大,应舍去,取第2、3次的平均值计算草酸溶液的体积为$\frac{(26.03mL-1.02mL)+24.99mL}{2}$=25.00mL.根据关系式2MnO4-~5H2C2O4计算25溶液中n未反应(MnO4-)=$\frac{2}{5}$×0.01mol•L-1×25×10-3L=1×10-4mol,50mL溶液中未反应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1×10-4mol×$\frac{250mL}{25mL}$=1×10-3mol,装置B中n反应(MnO4-)=n(MnO4-)-n未反应(MnO4-)=50×10-3L×0.1mol•L-1-1×10-3mol=4×10-3mol,根据关系式2MnO4-~5SO2计算生成二氧化硫n(SO2)=2.5×4×10-3mol=0.01mol,0.6g固体是Fe2O3,n(Fe)=$\frac{0.6g}{160g/mol}$×2=0.0075mol,所以n(Fe):n(SO2)=0.0075mol:0.01mol=3:4,该铁硫簇结构的化学式为Fe3S4
故答案为:Fe3S4
(4)采取控制变量法分析,对比第1、2组数据,不同是第2组加入硫酸锰,锰离子浓度增大,溶液褪色时间短,反应速率加快,生成锰离子对反应起催化作用;
对比第1、3组数据.不同是第3组实验的温度高,溶液褪色时间短,反应速率加快,故应是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加快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生成锰离子对反应起催化作用(或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加快反应速率).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理解与评价、实验方案设计、氧化还原滴定应用、化学计算、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等,难度较大,理解实验原理是关键,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中全面把握基础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碘食盐中碘以单质形式存在
B.NaHCO3可以与胃酸反应,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C.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D.明矾[KAl(SO42•12H2O]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杀菌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一元酸HA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强碱MOH溶液后,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A-)≥c(M+B.c(A-)≤c(M+
C.若MA不水解,则c(OH-)=c(A-D.若MA水解,则c( OH-)>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烯烃各同系物中碳的质量分数相等
B.C2H4和C4H8一定是同系物
C.分子量相同的两种物质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D.C2H6和C4H10一定是同系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500mL 1mol/L FeCl3溶液与200mL 1mol/L KCl溶液中的C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
A.5:2B.3:1C.15:2D.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向50mL NaOH溶液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假设溶液体积不变),随后取此溶液10mL,将其稀释至100mL,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1所示.
(1)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OH-═H2O、CO32-+H+═HCO3-
(2)NaOH在吸收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OH、Na2CO3,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3)产生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下)为56ml.
(4)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5mol/L.
(5)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是工业上制备氧化铝的主要原料(试剂a是NaOH溶液).
准确称取6g铝土矿样品,加入100mL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向滤液中加入10mol•L-1试剂a的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试剂a的体积关系如图2所示,则所用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5mol•L-1,样品中Al2O3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X、Y、Z是三种常见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选项XYZ
AFeH2O2H2OFe3O4
BMgCO2CO2MgO
CZnFeCl2FeCl2ZnCl2
DCl2N2H2NH3HCl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pH=0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Ca2+、Cl-、AlO2-B.Ba2+、K+、OH-、NO3-
C.Al3+、Cu2+、SO42-、Cl-D.NH4+.、Mg2+、SO4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COCl2(g)?Cl2(g)+CO(g),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CO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见表:
t/s02468
n(Cl2)/mol00.300.390.400.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l2)=0.22 mol•L-1,则反应的△H<0
B.若在2 L恒容绝热(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改变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2 molCOCl2、0.60 molCl2和0.60 molCO,
反应达到平衡前的速率:v(正)>v(逆)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 molCl2和0.8 molCO,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小于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