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硫酸盐的某些性质和用途”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用KHSO4 制取H2O2并测其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得知:工业上用电解KHSO4饱和溶液可制取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该兴趣小组进行下列实验测定H2O2的质量分数.已知:2MnO${\;}_{4}^{-}$+5H2O2+6H+═2Mn2++8H2O+5O2
操作①:取5.00mLH2O2溶液(密度为1.00g•mL-1)置于锥形瓶中加水稀释,再加稀硫酸酸化;
操作②:用0.100 0mol•L-1 KMnO4溶液滴定;
操作③:用同样方法滴定,4次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0.00mL、19.98mL、20.02mL、22.00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②中,开始滴入KMnO4溶液时反应速率很慢,随着KMnO4溶液滴入反应速率显著加快(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反应中生成的Mn2+具有催化作用.
(2)滴定时盛装KMnO4溶液应选取的仪器是C(填序号).
A.50mL酸式滴定管 B.50mL碱式滴定管
C.25mL酸式滴定管 D.25mL碱式滴定管
(3)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AD(填序号).
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B.量取H2O2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未用H2O2溶液润洗
C.滴定速度过快,又未摇匀,停止滴定后发现紫红色褪去
D.滴定前读数时平视,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
(4)分析数据,计算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40%(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分析 (1)根据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催化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
(2)依据高锰酸钾溶液是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氧化橡胶管的小猪猪,选择酸式滴定管,依据四次消耗溶液体积可知选择25ml酸式滴定管可以完成实验要求;
(3)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误差;
(4)分析反应过程和实验数据计算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开始滴入KMnO4溶液时反应速率很慢,随着KMnO4溶液滴入反应速率显著加快,最可能是反应生成了催化剂MnSO4,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反应中生成的 Mn2+具有催化作用;
(2)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腐蚀橡皮管,故KMnO4溶液应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四次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0.00mL、19.98mL、20.02mL、22.00mL,所以选用25ml酸式滴定管可以完成实验,
故答案为:C;   
(3)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消耗标准液体积增大,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可知C(标准)增大,测定待测液浓度偏高,故A正确;
B、量取 H2O2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未用H2O2溶液润洗,浓度减小,消耗标准液体积减小,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可知C(标准)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B错误;
C.滴定速度过快,又未摇匀,停止滴定后发现紫红色褪去,滴入的标准液减小,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可知C(标准)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c错误;
D、滴定前读数时平视,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后观察滴定管读数时,视线低于刻度线,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可知C(标准)偏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4)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质量=5.0ml×1.0g/ml=5g,用0.1000mol/L KMnO4溶液滴定,用同样方法滴定,四次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0.00mL、19.98mL、20.02mL、22.00ml,第四次误差较大舍去,平均 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frac{20.00+19.98+20.02}{3}$=20mL;
                2MnO4-+5H2O2+6H+=2Mn2++8H2O+5O2
               2        5
0.1000mol/L×0.0200L     n(H2O2
 n(H2O2)=0.005mol,
过氧化氢质量分数=$\frac{0.05mol×34g/mol}{5g}$×100%=3.40%,
故答案为:3.40%.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实验设计验证和分析判断,滴定实验过程的计算应用误差分析方法,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CuCl和CuCl2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作催化剂、颜料、防腐剂和消毒剂等.已知:
①CuCl可以由CuCl2用适当的还原剂如SO2、SnCl2等还原制得:
2Cu2++2Cl-+SO2+2H2O═2CuCl↓+4H++SO42-
2CuCl+SnCl2═2CuCl↓+SnCl4
②CuCl2溶液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可形成配离子[Cu(En)2]2+(En是乙二胺的简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离子[Cu(En)2]2+的中心原子基态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9,H、N、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N>H;
(2)SO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型;
(3)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3杂化,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的多,原因是乙二胺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
(4)如图1配离子[Cu(En)2]2+的配位数为4,该微粒含有的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有ABD(填字母);
A.配位键      B.极性键    C.离子键      D.非极性键E.氢键        F.金属键
(5)CuCl的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Cl-的配位数(即与Cl-最近距离的Cu+的个数)为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现有甲、乙两个图象,能同时满足两个图象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  )
A.2SO3(g)?2SO2(g)+O2(g)△H>0B.N2(g)+3H2(g)?2NH3(g)△H<0
C.4NH3(g)+5O2(g)?4NO+6H2O(g)△H<0D.H2(g)+CO(g)?C(s)+H2O(g)△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碳酸、氨水能够导电,所以液氨、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由C(石墨)═C(金刚石);△H=+1.90kJ•mol-1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 (g)═2H2O(l);△H=-285.8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加碘食盐中碘酸钾进行研究,查阅资料得知:碘酸钾是一种白色粉末,常温下很稳定,加热至560℃开始分解.在酸性条件下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与氢碘酸、过氧化氢等物质作用,被还原为单质碘.
(1)学生甲设计实验测出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含量,步骤如下:
a.称取14.1g加碘盐,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过量KI溶液;
c.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1.0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滴定时的反应方程式:I2+2S2O32-=2I-+S4O62-)滴定至终点时消耗20.OOmL.
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1.00×10-3mol•L-1Na2S2O3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电子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250mL容量瓶.
②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由蓝色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未恢复.加碘食盐样品中的碘元素含量是30.0mg/k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学生乙对纯净的NaCl(不含KIO3)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取少量纯净的NaCl,加蒸馏水溶解溶液无变化
滴入淀粉KI溶液,振荡;溶液无变化
然后再滴加稀硫酸,振荡.溶液变蓝色
请推测实验③中产生蓝色现象的可能原因:加H2SO4后,溶液中O2氧化KI生成I2与淀粉作用显蓝色;根据学生乙的实验结果推测:学生甲的实验结果可能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3)工业上通常用电解KI溶液的方法来制备碘酸钾,电解过程中请你帮助学生丙设计实验来判断电解是否完全.仪器不限,可选的试剂:淀粉溶液、H2O2溶液、稀硫酸.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实验现象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点燃的酒精灯不小心打翻了,应立即用自来水灭火
B.皮肤沾上少量浓硫酸后,可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
C.在蒸馏实验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忘了加入沸石,打开瓶塞立即加入沸石
D.冷凝管用作冷凝回流时,为防止有机物蒸汽逸出,可使用橡胶塞塞住顶端出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0.1mol/L的是(  )
A.将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体充分溶解在 1 L水中
B.将10克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与990克H2O
C.将8克SO3溶于水并配成1L溶液 (已知:SO3+H2O═H2SO4
D.将0.1molNa2O溶于2 LH2O中(已知:Na2O+H2O═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石墨在材料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初级石墨中含SiO2(7.8%)、Al2O3(5.1%)、Fe2O3(3.1%)和MgO(0.5%)等杂质.设计的提纯和综合应用工艺如下:

(注:SiCl4的沸点是57.6°C,金属氯化物的沸点均高于150°C)
(1)S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酸性:H2CO3>H2SiO3         b.原子半径:O<Si
c.稳定性:H2O>CH4>SiH4      d.离子半径:O2-<Al3+
(3)向反应器中通入Cl2前,需通一段时间的N2,主要目的是通入氮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石墨发生氧化反应,减少石墨损失.
(4)高温反应后,石墨中的氧化物杂质均转变为相应的氯化物.气体I中的氯化物主要为SiCl4.由气体II中某物质得到水玻璃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6NaOH=Na2SiO3+4NaCl+3H2O.
(5)步骤①为:搅拌、过滤.所得溶液IV中阴离子有AlO2-、OH-、Cl-
(6)由溶液IV生成沉淀V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H3COOCH2CH3+2H2O$\stackrel{△}{→}$CH3COO-+CH3CH2OH+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装置图1中A的名称是蒸馏烧瓶,B的名称是冷凝管.A 中一般要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暴沸.装置图4中盛溶液的仪器名称是蒸发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