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2B(g)xC(g)+2D(g),在2L密闭容器中,把4molA和2molB混合,2min后达到平衡时生成1.6molC,又测得反应速率VD=0.2mol/(L·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的转化率均是20%; B.x = 4;
C.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为2.8mol; D.平衡时气体压强比原来减小。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温度下,将2 mol A和1 mol B两种气体相混合于体积为2 L的某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ΔH<0,2 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生成了1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5 mol·L-1,请填写下列空白:
(1)x的值等于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升高温度时K值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A物质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4)若维持温度不变,在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2mol C和2mol D,欲使达到新的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同,则至少应再充入B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条件下,反应2NO2(g) N2O4(g) Δ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A.温度130℃、压强3.03×105Pa B.温度25℃、压强1.01×105Pa
C.温度130℃、压强5.05×105Pa D.温度0℃、压强5.05×105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X、Y、Z 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2Y 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A .33% B. 40% C. 50% D . 6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CO(g)+H2O(g) △H=Q,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50 | 1 000 | 1 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Q____0(填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2)若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c(CO2)·c(H2)=c(CO)·c(H2O),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在此温度下,若该容器中含有1mol CO2、3mol H2、2mol CO、2mol H2O,则此时反应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中”、“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中”或“平衡状态”),此温度平衡时CO2的浓度为___________ mol·L-1;在此温度下,若该容器中含有1.5mol CO2、3.5mol H2、1.5mol CO、1.5mol H2O达到平衡时CO2的浓度为___________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反应KClO4+8HCl=KCl+4Cl2↑+4H2O中,每生成4molCl2转移的电子数为8NA
B.将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O2混合后的分子总数为1NA
C.O2和O3的混合气体共6.4g,其中所含氧原子数一定为0.4NA
D.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1L水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说法体现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的密切关系。 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绚丽缤纷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钠、钙、铜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B.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C.停车场安装催化光反应设施,可使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X反应生成无毒气体
D.氮化硅陶瓷、氧化铝陶瓷、光导纤维等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