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是H元素;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且Y原子序数大于Y原子序数,所以Z是Na元素;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所以Y是O元素,M是S元素,G是短周期主族元素,所以G是Cl元素(不考虑稀有气体),据此解答.
解答 解: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是H元素;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且Y原子序数大于Y原子序数,所以Z是Na元素;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所以Y是O元素,M是S元素,G是短周期主族元素,所以G是Cl元素(不考虑稀有气体),
(1)Y是O元素,O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处于第二周期第ⅥA族,
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ⅥA族;
(2)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这几种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元素,所以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HClO4,
非金属性越弱,气态氢化物还原性越强,还原性最强的气态氢化物是硫化物 H2S,
故答案为:HClO4;H2S;
(3)O、Cl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O3、Cl2、ClO2,故答案为:O3、Cl2、ClO2;
(4)ZX的电子式为Na+[:H]-;Z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故答案为:Na+[:H]-;NaH+H2O=NaOH+H2↑;
(5)熔融状态下,Na的单质和FeCl2能组成可充电电池,反应原理为:2Na+FeCl2$?_{充电}^{放电}$Fe+2NaCl,放电时,为原电池,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Fe2+在正极放电生成Fe,正极反应式为,Fe2++2e-=Fe,故答案为:Fe2++2e-=Fe.
点评 本题以元素推断为载体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能正确判断元素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 |
B. | 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 | |
C. | 反应CO(g)+NO2(g)═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增大压强体系颜色变深 | |
D. | 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②④ | C. | ③④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厨房中用的食盐、食醋都是电解质 | |
B. | 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石油的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 |
C. | 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取Na、Mg、Al三种金属 | |
D. | 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油的质量和产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液与胶体 | |
B. | 在江河入海口处易形成沙洲 | |
C. | 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 |
D. | 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氢氧化铁的胶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其分子式为C15H20O4 | |
B. | 该物质含三种官能团 | |
C. | 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加聚反应 | |
D. | 1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1molNa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O~V1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 |
B. | 当V1=160mL时,V2的体积为360mL | |
C. | 当V1=160mL时,金属混合物中镁的质量为1.44g | |
D. | 当Mg2+、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400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摩尔是一种物理量 | B. | Cl2的摩尔质量是71g | ||
C. | 1molO2的体积是22.4L | D. | 36gH2O含有的分子数为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4 g CO2所含的原子数为NA | |
B. | 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 |
C. | 1 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 |
D. | 0.5NA个O2的物质的量是0.5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