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铂丝蘸取某未知溶液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显黄色,证明该溶液不含K+
B.萃取碘水中的碘时,可以选择苯或四氯化碳作为萃取剂
C.某溶液中先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Fe2+
D.某无色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证明原溶液中含有Cl-

分析 A.观察K的焰色反应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B.苯或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
C.检亚铁离子,应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
D.检验氯离子,显加硝酸排除干扰离子,再加硝酸银.

解答 解:A.观察K的焰色反应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则用铂丝蘸取某未知溶液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显黄色,可知含钠离子,不能证明该溶液是否含K+,故A错误;
B.苯或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则萃取碘水中的碘时,可以选择苯或四氯化碳作为萃取剂,故B正确;
C.检亚铁离子,应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则某溶液中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加氯水出现血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Fe2+,故C错误;
D.检验氯离子,显加硝酸排除干扰离子,再加硝酸银,则该操作不能检验氯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把握焰色反应、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操作及离子检验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
A.Na2O2B.NaOHC.BaCl2D.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
A.KClB.O2C.NaOHD.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钠与乙醇反应比与水反应剧烈
B.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贮存稀硝酸
C.干燥的氯气具有漂白性
D.用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制印刷电路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无色气体,难溶于水B.含有碳碳双键
C.可使溴水褪色D.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已知2Al+2NaOH+2H2O=2NaAlO2+3H2↑.该反应中有关物理量的描述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每生成6.72 L的H2,溶液中AlO2-的数目就增加0.2NA
B.每生成0.15 molH2,被还原的水分子数目为0.3NA
C.当加入2.7gAl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NA
D.溶液中每增加0.1mol的AlO2-,Na+的数目就增加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同学按下列步骤配制450mL  0.4mol•L-1NaCl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1)、配制时,实验室提供了以下仪器:烧杯、100mL量筒、玻璃棒、托盘天平(带砝码)、胶头滴管,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500mL容量瓶.上述实验中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验是否漏水
(2)、计算所需NaCl的质量为11.7gg.应放在小烧杯(仪器)中称量.
(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低、偏高、无影响)
①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微加热并不断搅拌.在未降至室温时,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偏高
②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对所配溶浓度的影响:偏低
(4)某同学从该溶液中取出50ml,其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加水稀释至500mL,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1.17g,如滴加0.25mol/L的AgNO3溶液,需80mL恰好完全反应
(5)配制NaCl溶液时,下列操作情况会使结果偏低的是
A.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            D.所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没有洗涤.
E.称量固体NaCl时,砝码放在右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物质里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
A.1 mol H2B.0.5molNH3
C.6.02×1023个的CH4分子D.29.4gH3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CH3CH2CH2CH2OH$→_{H_{2}SO_{4}△}^{Na_{2}Cr_{2}O_{7}}$CH3CH2CH2CH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117.20.8109微溶
正丁醛75.70.8017微溶
实验步骤如下:
将Na2Cr2O7溶液与浓硫酸混合液放置在B中.在A中加入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上的馏分.
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除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不能,容易发生迸溅.
(2)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D仪器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
(3)温度计的作用分别是C1C1控制反应温度;C2C2测定蒸馏出来气体的温度.
(4)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水在下层(填“上”或“下”).
(5)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