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 如图所示,从能量角度考虑,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 |
B. | ![]() 图表示Al3+与OH-反应时含铝微粒浓度变化曲线,图中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Al3+ | |
C. | ![]() 如图所示,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调节pH≈4 | |
D. | ![]() 如图所示,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步加BaSO4固体后,溶液中c(CO32-)的变化 |
分析 A.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
B.a点所示pH接近12,碱性环境中铝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C.加入氢氧化钠,引进了杂质钠离子,违反了除杂原则;
D.加入硫酸钡固体后碳酸根离子的浓度减小,由于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碳酸根离子不可能变为0.
解答 解:A.从图上可知,石墨能量比金刚石低,石墨稳定,故A正确;
B.a点所示pH接近12,碱性环境中Al3+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a点溶液中不会大量存在Al3+,故B错误;
C.由图可知,pH大于4时铁离子沉淀完全,pH为5时铜离子开始沉淀,要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加入CuO调节pH至4,但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否则引进了杂质离子,故C错误;
D.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步加BaSO4固体后实现沉淀转化,碳酸钙离子浓度减小,但是建立的沉淀溶解和沉淀转化平衡状态,碳酸根离子不能减小为0,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反应热与焓变、难溶物溶解平衡、物质分离与提纯等知识,明确物质分离与提纯原则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难溶物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 |
B. | 对某一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反应,若外界条件使反应速率改变,平衡一定会移动 | |
C. | 在电解精炼铜的过程中,电解液中c(Cu2+)减小 | |
D. | 500℃、30 MPa下,将0.5 mol N2(g)和1.5 mol 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 kJ•mol-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1 mol•L-1 pH=7.82 的 NH4HCO3 溶液中:c(HCO3-)>c(NH4+)>c(OH-)>c(H+) | |
B. | 0.1 mol•L-1 Na2S溶液中:c(OH-)=c(H+)+c(HS-)+2c(H2S) | |
C. | 浓度均为 0.1 mol•L-1的NH3•H2O 溶液和 NH4Cl 溶液等体积混合:c(NH4+)+c(H+)>c(NH3•H2O)+c(OH-) | |
D. | 0.1 mol•L-1 Na2S 溶液与 0.1 mol•L-1 NaHS 溶液等体积混合:2c(Na+)-3c(S2-)=3c(HS-)+3c(H2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CN分子的结构式:H-C≡N | B. | Se的简化电子排布式:[Ar]4s24p4 | ||
C. | F-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D. | 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a>c | B. | c>a>b | C. | c>b>a | D. | a>b>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此反应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 |
B. | 若金属1是锌,则金属2可能是铁 | |
C. | 还原性:金属1>金属2 | |
D. | 若金属2是铜,则生成2 mol铜时反应过程中转移2 mol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