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实验时应先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溶解后配制成溶液,量取待测液与锥形瓶中,然后用标准液进行滴定;
(2)滴定管垂直,液面不再变化时才可读数,视线与溶液凹液面最低点相平,注意滴定管的精确值;
(3)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使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更明显,便于分辨;
(4)滴定管0刻度在上,滴定前应调节到“0“刻度或“0“刻度线以下,为减小误差,尖嘴部分应充满液体,无气泡;
(5)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不当操作对V(标准)的影响,以此判断浓度的误差;
(6)根据反应消耗的盐酸,根据关系式:HCl~NaOH求出氢氧化钠,进一步求出样品的纯度.
解答 解:(1)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g,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在250mL的容量瓶中配制250mL烧碱溶液,用移液管移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酚酞做指示剂,将物质的量浓度为C的标准盐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读数为V1mL,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至红色刚好消失为止,记下读数V2mL,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C→A→B→D→E;
故答案为:C;A;B;E;
(2)滴定管垂直,液面不再变化时才可读数,视线与溶液凹液面最低点相平,读数准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故答案为:滴定管垂直,液面不再变化时才可读数,视线与溶液凹液面最低点相平,读数准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使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更明显,便于分辨,方法是垫一张白张是为了使颜色变化更为明显,易于判断滴定终点;
故答案为:是为了使颜色变化更为明显,易于判断滴定终点;
(4)滴定管0刻度在上,滴定前应调节到“0“刻度或“0“刻度线以下,为减小误差,尖嘴部分应充满液体,无气泡,
故答案为:调节到零刻度或零稍下的某一刻度;充满标准盐酸溶液;
(5)某学生实验时把锥形瓶用烧碱溶液润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大,造成V(标准)偏高,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可知c(待测)偏高;
故答案为:偏高;
(6)滴到消耗的盐酸n(盐酸)=cV=(V2-V1)×10-3L×Cmol/L,根据反应方程可知,n(NaOH)=n(盐酸)=C(V2-V1)×10-3mol,
所以原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C(V2-V1)×10-3mol,则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NaOH)=nM=C(V2-V1)×10-3mol×40g/mol=0.4C(V2-V1)g,则该烧碱样品的纯度为:$\frac{0.4C({V}_{2}-{V}_{1})g}{Wg}$×100%=$\frac{0.4C({V}_{2}-{V}_{1})}{W}$×100%;
故答案为:$\frac{0.4C({V}_{2}-{V}_{1})}{W}$×100%.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酸碱中和滴定,侧重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以及物质的含量的测定等问题,题目难度中等,建议在学习中把握相关基本实验方法,学习中注意积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mol | B. | 2mol | C. | 3mol | D. | 4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元素的性质包含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其强弱可以通过该元素对应的某些化学性质体现出来。某同学认为铝元素是金属元素,但是有一定的非金属性。下列化学反应中,你认为能证明铝有非金属性的是( )
A.铝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B.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
C.氢氧化铝溶于强酸溶液 D.铝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1 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O与H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
A.2.1 g B.3. 6 g C.7.2 g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滴定次数 | 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 0.1000mol/L 盐酸的体积/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溶液体积/mL | ||
第一次 | 25.00 | 0.00 | 26.10 | 26.10 |
第二次 | 25.00 | 1.56 | 28.08 | 26.52 |
第三次 | 25.00 | 0.22 | 26.34 | 26.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mL) | 1 | 2 | 3 | 4 |
V(样品) | 20.00 | 20.00 | 20.00 | 20.00 |
V(NaOH)(消耗) | 15.95 | 15.00 | 15.05 | 14.9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1 mol•L-1NaNO3溶液:H+、Fe2+、Cl-、SO42-、K+ | |
B. | $\frac{{K}_{W}}{c({H}^{+})}$=10-13mol•L-1的溶液:Na+、AlO2-、OH-、NO3- | |
C. | 0.1 mol•L-1NH3•H2O溶液:K+、Na+、NO3-、C1- | |
D. | 加入铝粉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Na+、K+、Cl-、H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排水集气法收集NO | B. | 实验室制取氨气 | ||
C. |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 D. | 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