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草酸钴可用于指示剂和催化剂的制备.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12O3、MnO、MgO、CaO、SiO2等)制取COC2O4•2H2O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Ca2+、Mg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Fe(OH)3 Al(OH)3 co(OH)2 Fe(OH)2 Mn(OH)2
 完全沉淀的pH 3.7 5.2 9.2 9.6 9.8
(1)浸出过程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还原Fe3+、Co3+为Fe2+、Co2+
(2)NaClO3在反应中氯元素被还原为最低价,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6Fe2++6H+=6Fe3++Cl-+3H2O
(3)加Na2CO3能使浸出液中某些金属离子转化成氢氧化物沉淀.试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简述其原理:加入的碳酸钠(或CO32-)与H+反应,c(H+)降低,使Fe3+和Al3+(用R3+代替)的水解平衡R3++3H2O?R(OH)3+3H+,向右移动,而产生氢氧化物沉淀
(4)滤液I“除钙、镁”是将其转化为MgF2、CaF2沉淀.已知Ksp(MgF2)=7.35×10-11、Ksp(CaF2)=1.05×10-10,当加入过量NaF后,所得滤液$\frac{c(M{g}^{2+})}{c(C{a}^{2+})}$=0.7.
(5)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1图所示,在滤液Ⅱ中适宜萃取的pH为3.0~3.5左右.

(6)已知:
NH3•H2O?NH4++OH-  Kb=1.8×10-5
H2C2O4?H++H2CO4- K${\;}_{{a}_{1}}$=5.4×10-2
H2CO4-?H+C2O42- K${\;}_{{a}_{2}}$=5.4×10-5
a.1    b.2    c.3    d.4
则该流程中所用(NH42C2O4溶液的pH<7(填“>”或“<”或“=”)
(7)CoC2O4•2H2O热分解质量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其中600℃以前是隔绝空气加热,600℃以后是在空气中加热);A、B、C均为纯净物;C点所示产物的化学式是Co3O4

分析 含钴废料中加入盐酸和亚硫酸钠,可得CoCl2、AlCl3、FeCl2、MgCl2、CaCl2、MnCl2,加入NaClO3,可得到FeCl3,然后加入Na2CO3调pH至5.2,可得到Fe(OH)3、Al(OH)3沉淀,过滤后所得滤液主要含有CoCl2、MgCl2、CaCl2、MnCl2,向溶液中加入NaF溶液,除去钙镁离子,然后过滤得到的滤液中II中加入萃取剂,萃取后溶液加入草酸铵,得到草酸钴.
(1)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性离子;
(2)NaClO3具有氧化性,能将浸出液中的Fe2+氧化成Fe3+,自身被还原生成氯离子,同时生成水;
(3)Fe3+、Al3+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从而促进水解平衡向右移动;
(4)当加入过量NaF后,所得滤液$\frac{C(M{g}^{2+})}{C(C{a}^{2+})}$=$\frac{\frac{{K}_{sp}(Mg{F}_{2})}{{C}^{2}({F}^{-})}}{\frac{{K}_{sp}({C}_{a}{F}_{2})}{{C}^{2}({F}^{-})}}$=$\frac{{K}_{sp}(Mg{F}_{2})}{{K}_{sp}(Ca{F}_{2})}$;
(5)根据图知,调节溶液PH在3.0~3.5之间,可使Mn2+完全沉淀,并防止Co2+转化为Co(OH)2沉淀;
(6)根据草酸的二级电离大于氨水的电离常数以及盐类水解的规律分析;
(7)由图可知,C点钴氧化物质量为8.03g,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为8.03g-5.9g=2.13g,据此求算氧化物中Co原子与O原子物质的量之比,确定Co的氧化物化学式.

解答 解:(1)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性离子Fe3+、Co3+,所以浸出过程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将Fe3+、Co3+还原,还原为Fe2+、Co2+
故答案为:还原Fe3+、Co3+为Fe2+、Co2+
(2)NaClO3具有氧化性,能将浸出液中的Fe2+氧化成Fe3+,自身被还原生成氯离子,同时生成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O3-+6Fe2++6H+=6Fe3++Cl-+3H2O,
故答案为:ClO3-+6Fe2++6H+=6Fe3++Cl-+3H2O;
(3)Fe3+、Al3+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水解方程式为R3++3H2O?R(OH)3+3H+,:加入的碳酸钠(或CO32-)与H+反应,c(H+)降低,从而促进水解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
故答案为:加入的碳酸钠(或CO32-)与H+反应,c(H+)降低,使Fe3+和Al3+(用R3+代替)的水解平衡R3++3H2O?R(OH)3+3H+,向右移动,而产生氢氧化物沉淀;
(4)当加入过量NaF后,所得滤液$\frac{C(M{g}^{2+})}{C(C{a}^{2+})}$=$\frac{\frac{{K}_{sp}(Mg{F}_{2})}{{C}^{2}({F}^{-})}}{\frac{{K}_{sp}({C}_{a}{F}_{2})}{{C}^{2}({F}^{-})}}$=$\frac{{K}_{sp}(Mg{F}_{2})}{{K}_{sp}(Ca{F}_{2})}$=$\frac{7.35×1{0}^{-11}}{1.05×1{0}^{-10}}$=0.7,
故答案为:0.7;
(5)根据流程图可知,此时溶液中存在Mn2+、Co2+金属离子;由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可知,调节溶液PH在3.0~3.5之间,可使Mn2+完全沉淀,并防止Co2+转化为Co(OH)2沉淀,
故答案为:3.0~3.5;
(6)盐类水解,谁强显谁性,NH3•H2O?NH4++OH- Kb=1.8×10-5,HCO4-?H++C2O42- K${\;}_{{a}_{2}}$=5.4×10-5,所以(NH42C2O4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大于草酸根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即PH<7,
故答案为:<;
(7)由图可知,C点钴氧化物质量为8.03g,0.1molCo元素质量为5.9g,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为8.03g-5.9g=2.13g,则氧化物中Co原子与O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0.1mol:$\frac{2.13g}{16g/mol}$≈3:4,故C的Co氧化物为Co3O4
故答案为:Co3O4(或CoO•Co2O3).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分离和提纯,为高频考点,涉及溶度积常数计算、沉淀与pH的关系、盐类水解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知道涉及的操作方法及发生的反应,难点是溶度积常数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对于25℃时的0.1mol.L-1的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水稀释后所有的离子浓度均减小
B.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后,有:c(NH3.H2O)+c(OH-)=c(H+
C.加入等浓度的盐酸到pH=7时,有:c(NH4+)+c(NH3.H2O)=c(Cl-
D.该溶液在与盐酸完全中和的过程中,H2O的电离度不断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气中PM2.5比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能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
B.在厨房里可用米汤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
C.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位素
D.喝补铁剂时,加服维生素C效果更好,原因是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俗称“一滴香”的物质被人食用后会损伤肝脏,还能致癌.“一滴香”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8O3
B.1 mo1该有机物最多能与 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
D.该有机物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有机化合物K在化工和医药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信息:
①C能发生银镜反应,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4,G的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
$→_{△}^{MnO_{4}/H+}$
③2RCH2CHO$→_{△}^{NaO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名称是甲苯,H含有的官能团是羧基和氯原子.
(2)A→B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F→G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3)C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K的结构简式是
(5)符合下列要求的C8H10O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
①芳香族化合物②与Na反应并产生H2③遇FeCl3溶液呈紫色,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面积比为6:2:1:1的是(写出其中一种结构简式)
(6)参照已知信息和成路线,设计一条由CH2=CH2为原料合成CH3CH2CH2CH2OH的路线(注明反应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0.1mol/LNa2S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存在两个平衡、七种粒子
B.该溶液中K+、NH4+、NO3-、Al3+可以大量共存
C.滴加少量稀硫酸,充分振荡无现象
D.通入足量SO2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S2-+SO2+2H2O═3S↓+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和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化学造福人类的重要研究课题.硫、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雾霾等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采用合适的措施消除其污染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Ⅰ.研究发现利用NH3可消除硝酸工业尾气中的NO污染.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3、3:l、4:1时,NO脱除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1)①曲线a中,NO的起始浓度为6×10-4mg/m3,从A点到B点经过0.8s,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为1.5×10-4mg/(m3•s).
②曲线b对应的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其理由是NH3与NO的物质的量比值越大,NO的脱除率越大
(2)已知在25℃,101kPa时:
N2(g)+3H2(g)═2NH3(g)△H=-Q1/mol
2H2(g)+O2(g)═2H2O(1)△H=-Q2kJ/mo1
N2(g)+O2(g)═2NO(g)△H=+Q3kJ/mo1;
请写出用NH3脱除NO的热化学方程式4NH3(g)+6NO(g)═5N2(g)+6H2O(1)△H=-(3Q2-2Q1+3Q3)KJ/mol.
Ⅱ.工业上还可以变“废”为“宝”,将雾霾里含有的SO2、NO等污染物转化为Na2S2O4(保险粉)和NH4NO3等化工用品,其生产流程如图1:
(3)装置Ⅱ中NO转变为NO3-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e4++NO+2H2O═3Ce3++NO3-+4H+
(4)装置Ⅲ制得Na2S2O4的同时还能让Ce4+再生,原理如图3所示.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SO3-+2e-+2H+═S2O42-+2H2O.
(5)按上述流程处理含有amolSO2、bmolNO的雾霾(b>a),并制取Na2S2O4和NH4NO3.装置Ⅰ中SO2、装置Ⅱ中NO、装置Ⅲ中HSO3-和Ce3+、装置Ⅳ中NO2-全部转化,处理完毕后装置Ⅱ中Ce4+的剩余量与加入量相比没有变化,则至少需向装置Ⅳ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5.6(3b-a)L(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阿伐他汀是一种临床广泛使用的降血脂药,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部分步骤省略),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已知: R、R′代表烃基)
(1)写出的名称对氟苯甲醛.
(2)判断反应类型①氧化反应;④消去反应.
(3)写出有机物C的结构简式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含有一个5元环.
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氢原子的峰值比为:1:l:l:2.
(6)参考上述流程,设计由环戊二烯合成产品G的流程如下,

反应条件1所选择的试剂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条件2所选择的试剂为HCHO;产品G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常温下,将pH=2的盐酸与pH=2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
A.=2B.>2C.<2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