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甲、乙都是二元固体化合物,将32g的粉末加入足量浓硝酸并加热,完全溶解得蓝色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6.6g;滤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又出现蓝色沉淀.
含乙的矿石自然界中储量较多,称取一定量的乙,加入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溶液分为A、B两等分,向A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灼烧得到红棕色固体28g,经分析乙与红棕色固体组成元素相同,向B中加入8.0g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1.6g.
(1)写出构成甲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32g甲在足量浓硝酸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2)乙的化学式Fe7O9;稀硫酸溶解乙的化学方程式9H2SO4+Fe7O9=3FeSO4+2Fe2(SO43+9H2O.
(3)将甲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灼烧的气体产物通入一定量A溶液中,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Fe3++2H2O=2Fe2++SO42-+4H+,设计实验证明此步反应后的溶液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取反应后的溶液两份于试管中,向一份中加入酸化的KMnO4溶液,若溶液褪色,原有Fe2+离子.向另一份中加入KSCN溶液,若出现血红色溶液,则原有+3价铁离子.

分析 将32g甲的粉末加入足量浓硝酸并加热,完全溶解得蓝色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6.6g,该沉淀为硫酸钡,其物质的量为:$\frac{46.6g}{233g/mol}$=0.2mol,根据质量守恒可知甲中含有0.2molS原子;滤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又出现蓝色沉淀,该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说明甲中含有Cu离子,32g甲中含有铜元素的物质的量为:$\frac{32g-32g/mol×0.2mol}{64g/mol}$=0.4mol,则甲的化学式为:Cu2S;
含乙的矿石自然界中储量较多,称取一定量乙,加入稀盐酸使其全部溶解,溶液分为A、B两等份,向A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灼烧得红棕色固体28g,该红棕色固体为Fe2O3,氧化铁含有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为额:$\frac{28g}{160g/mol}$×2=0.35mol,可能为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混合物;经分析乙与红棕色固体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乙中含有Fe、O元素;向B中加入8.0g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剩余固体1.6g,反应消耗铜的物质的量为:$\frac{8.0g-1.6g}{64g/mol}$=0.1mol,根据反应2Fe3++Cu═2Fe2++Cu2+可知,0.1mol铜完全反应消耗0.2molFe3+;所以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为0.2molFe3+、0.15molFe2+,铁的平均化合价为:$\frac{0.2mol×3+0.15mol×2}{0.35mol}$=$\frac{18}{7}$,则乙的化学式为:Fe7O9,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将32g甲的粉末加入足量浓硝酸并加热,完全溶解得蓝色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6.6g,该沉淀为硫酸钡,其物质的量为:$\frac{46.6g}{233g/mol}$=0.2mol,根据质量守恒可知甲中含有0.2molS原子;滤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又出现蓝色沉淀,该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说明甲中含有Cu离子,32g甲中含有铜元素的物质的量为:$\frac{32g-32g/mol×0.2mol}{64g/mol}$=0.4mol,则甲的化学式为:Cu2S;
含乙的矿石自然界中储量较多,称取一定量乙,加入稀盐酸使其全部溶解,溶液分为A、B两等份,向A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灼烧得红棕色固体28g,该红棕色固体为Fe2O3,氧化铁含有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为额:$\frac{28g}{160g/mol}$×2=0.35mol,可能为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混合物;经分析乙与红棕色固体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乙中含有Fe、O元素;向B中加入8.0g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剩余固体1.6g,反应消耗铜的物质的量为:$\frac{8.0g-1.6g}{64g/mol}$=0.1mol,根据反应2Fe3++Cu═2Fe2++Cu2+可知,0.1mol铜完全反应消耗0.2molFe3+;所以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为0.2molFe3+、0.15molFe2+,铁的平均化合价为:$\frac{0.2mol×3+0.15mol×2}{0.35mol}$=$\frac{18}{7}$,则乙的化学式为:Fe7O9

(1)甲为Cu2S,甲中阴离子为硫离子,硫离子结构示意图为:;32gCu2S的物质的量为:$\frac{32g}{160g/mol}$=0.2mol,浓硝酸足量,Cu元素从+1转化成+2价、硫元素从-2转化成+6价,则反应中失去电子总物质的量为:0.2mol×2×(2-1)+0.2mol×[6-(-2)]=2mol,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2NA
故答案为:;2NA
(2)根据分析可知,乙的化学式为:Fe7O9;稀硫酸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9H2SO4+Fe7O9=3FeSO4+2Fe2(SO43+9H2O,
故答案为:Fe7O9;9H2SO4+Fe7O9=3FeSO4+2Fe2(SO43+9H2O;
(3)甲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灼烧的气体产物为二氧化硫,将二氧化硫通入一定量A溶液中,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2+2Fe3++2H2O=2Fe2++SO42-+4H+;该反应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检验亚铁离子的方法为:取反应后的溶液两份于试管中,向一份中加入酸化的KMnO4溶液,若褪色,则含有+2价铁,向另一份中加入KSCN溶液,若出现血红色溶液,则含有+3价铁,
故答案为:SO2+2Fe3++2H2O=2Fe2++SO42-+4H+;取反应后的溶液两份于试管中,向一份中加入酸化的KMnO4溶液,若褪色,则含有+2价铁,向另一份中加入KSCN溶液,若出现血红色溶液,则含有+3价铁.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推断、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正确推断甲和乙的化学式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以下实验原理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20g硝酸钠和17g氯化钾放入100ml烧杯中,加35mL水,并加热、搅拌,使溶液浓缩至约为原来的一半时,趁热过滤即可得到硝酸钾晶体
B.焰色反应实验中,铂丝在蘸取待测溶液前,应先用稀硫酸洗净并灼烧
C.中和滴定实验中,如用于盛放待测溶液的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
D.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伸入容器里面,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B.还原剂在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雾霾天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O3)的监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臭氧的摩尔质量是48 g
B.1mol臭氧的体积是22.4L
C.16 g臭氧中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D.已知每个氧原子内有8个质子,那么1 mol臭氧中含有3mol质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配制2mol/L NaOH溶液2L,其中含有NaOH的物质的量为多少?需要称量NaOH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晶体和非晶体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晶体区别于非晶体的本质特征是晶体中原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B.缺角的氯化钠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慢慢变为的立方体晶体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
C.M为第ⅡA元素,MCO3中M2+半径越大,MCO3热分解温度越低
D.干冰中CO2的配位数12大于冰中H2O的配位数4,是由于丙中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溶液中含有0.3mol NaNO3和0.5mol H2SO4,向该溶液中加入14.4g金属Mg,充分反应后产生NO气体(假定无其他还原产物),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8.96LB.6.72LC.5.6LD.4.48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现象结论
A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Cl-
B滴加盐酸溶液产生无色无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溶液中有CO32-
C滴加硫酸钠和稀硝酸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Ba2+
D滴加稀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有Mg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描述均正确的是(  )
A.NH4I的电子式:
B.填充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
C.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4C
D.结构示意图为的阴离子都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