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所有字母均代表有机物,根据图中反应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A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物,E是一种一氯代有机酸,其中氯原子的质量分数为28.98%,且该物质中原子个数比C∶O=2∶1,含2个甲基。
(1)请写出E的分子式__________,并写出G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2)图中所示的取代反应共有__________个;
(3)请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H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
①该分子结构中不含甲基;②属于羧酸类物质;③其一氯代物只有3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下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项目 | 结论 |
A | 三种有机化合物:丙烯、氯乙烯、苯 | 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 |
B | 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 属于同一反应类型 |
C |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 褪色的原理相同 |
D | 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考虑立体异构) | 共有4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使用的玻璃、陶瓷等仪器,在实验操作中不能承受温度的急剧变化,否则
会引起
安全事故。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不是基于上述原因的是 ( )
A.钠与水反应时,只能取黄豆粒大小的钠投入盛水的烧杯中反应
B.在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时,在加入二氧化锰后应首先加入浓盐酸,然后再点燃酒精灯
C.在用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取氨气结束后,将大试管从铁架台上取下置于石棉网上冷却后再洗涤
D.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有机物X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为Y和Z,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Y和Z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化合物X可能是( )
①乙酸丙酯 ②甲酸乙酯 ③乙酸甲酯 ④乙酸乙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有机化合物X(C7H8O)与另一有机化合物Y发生如下反应生成化合物Z(C11H14O2):
(1)X是下列化合物之一,已知X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X是________(填字母)。
(2)Y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Y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E发生银镜反应后,其产物经酸化可得到F(C4H8O3)。F可发生如下反应:
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4)若Y与E具有相同的碳链,则Z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液态烃的分子式为C8H10,实验证明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
(1)试判断该有机物属于哪类烃,并写出其可能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若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所得一溴代物有3种同分异构体,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O点为什么不导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3)H+的物质的量最大的是(填“a”、“b”或“c”)。
(4)若使c点溶液中的c(CH3COO-)增大,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中的(填序号)。
A.加热 B.加很稀的NaOH溶液
C.加NaOH固体 D.加水
E.加固体CH3COONa F.加入锌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