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5.8 | B. | 11.6 | C. | 23.2 | D. | 46.4 |
分析 200℃时水为气态,向足量的固体Na2O2中通入11.6gCO2和H2O,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固体只增加了3.6g,是因为生成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O2)=11.6g-3.6g=8g,根据n=$\frac{m}{M}$计算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根据方程式可知n(混合气体)=2n(O2),进而计算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 解:200℃时水为气态,向足量的固体Na2O2中通入11.6gCO2和H2O,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固体只增加了3.6g,是因为生成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O2)=11.6g-3.6g=8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n(O2)=$\frac{8g}{32g/mol}$=0.25mol,
根据方程式2Na2O2+2CO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可知:n(混合气体)=2n(O2)=2×0.25mol=0.5mol,
所以原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frac{11.6g}{0.5mol}$=23.2g/mol,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3.2,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过氧化钠的性质等,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固体质量变化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掌握根据化学反应进行的化学计算的方法.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Na+)>c(CO32-)>c(HCO3-)>c(H2CO3) | B. | c(Na+)=2[c(CO32-)+c(HCO3-)+c(H2CO3)] | ||
C. | c(OH-)=c(HCO3-)+c(H+)+2c(H2CO3) | D. | c(Na+)+c(H+)=c(CO32-)+c(HCO3-)+c(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50 mL该H2SO4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0.46 mol | |
B. | 稀释该硫酸时应把水倒入硫酸中,边倒边搅拌 | |
C. | 该硫酸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 | |
D. | 标准状况下2.7g Al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可得到H2 3.36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a趁热过滤提纯苯甲酸 | B. | 用b制备并检验乙烯 | ||
C. | 用c分离溴苯与二溴苯混合物 | D. | 用d分离硝基苯与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锶能与水反应,但反应缓慢 | B. | 硝酸锶是离子化合物,不溶于水 | ||
C. | 氢氧化锶碱性弱于氢氧化镁的碱性 | D. | 金属锶单质银白色,导电性良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基本相等 | B. | 绝对相等 | C. | 不相等 | D. | 无法比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第七周期有50种元素 | B. | 该原子的质量数为184 | ||
C.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8 | D. | 该原子核外有114个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