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已知 X、Y、Z、Q、R、E六种元素中,原子序数X<Y<Z<Q<R<E,其结构或性质信息如下表.
元素结构或性质信息
X原子的L层上s电子数等于p电子数.
Y原子核外的L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
Z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仅小于氟.
Q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原子的M层上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
R核电荷数是Y与Q的核电荷数之和
E原子序数比R大3
请根据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元素Y的原子核外共有7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3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2)X、Y、Z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高到低的排列次序依次为(写元素符号)O>N>C.
(3)X、Z、Q元素均表现最低化合价时的三种氢化物中,沸点由高到低的排列次序依次为(写化学式)H2O>HCl>CH4
(4)R的最高化合价为+6.R的一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RCl3•6H2O.已知0.01mol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硝酸银溶液处理,产生0.02mol AgCl沉淀.此配合物最可能是B.
A.[R(H2O)6]Cl3                      B.[R(H2O)5Cl]Cl2•H2O
C.[R(H2O)4Cl2]Cl•2H2O              D.[R(H2O)3Cl3]•3H2O
(5)元素E能形成八面体构型的配合物离子[E (YH3xQ2]+,则中心离子为(写化学式)Co3+,配位体为(写化学式)NH3和Cl-,x 的值为4.
(6)Y的最低价氢化物与Z的一种氢化物反应,生成的两种产物均不污染环境,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H2O2═N2+6H2O.

分析 X、Y、Z、Q、R、E六种元素中,原子序数X<Y<Z<Q<R<E,X原子的L层上s电子数等于p电子数,则X为C元素;Y原子核外的L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则Y为N元素;Z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仅小于氟,则Z为O元素;Q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原子的M层上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则Q为Cl元素;R核电荷数是Y与Q的核电荷数之和,其核电荷数是24,为Cr元素;E原子序数比R大3,则E为Co元素.
(1)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就有几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N原子核外有1s、2s、2p能级;
(2)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
(3)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但含有氢键的氢化物熔沸点较高;
(4)Cr的最高化合价为+6,R的一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RCl3•6H2O,0.01mol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硝酸银溶液处理,产生0.02mol AgCl沉淀,说明该配合物的氯离子个数是2,另外1个氯原子为内界;
(5)元素Co能形成八面体构型的配合物离子[Co(NH3xCl2]+,一个氯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根据配合物离子电荷确定中心离子电荷,配位体为氨气、氯离子,配离子为八面体构型,则钴离子配位数为6;
(6)Y的最低价氢化物为NH3,与氧元素的一种氢化物反应,生成的两种产物均不污染环境,则氧元素氢化物为H2O2,应生成氮气与水.

解答 解:X、Y、Z、Q、R、E六种元素中,原子序数X<Y<Z<Q<R<E,X原子的L层上s电子数等于p电子数,则X为C元素;Y原子核外的L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则Y为N元素;Z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仅小于氟,则Z为O元素;Q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原子的M层上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则Q为Cl元素;R核电荷数是Y与Q的核电荷数之和,其核电荷数是24,为Cr元素;E原子序数比R大3,则E为Co元素.
(1)原子核外没有运动状态相同的电子,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就有几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所以N原子核外电子有7种运动状态,N原子核外有1s、2s、2p能级,有3个能级,故答案为:7;3;
(2)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所以C、N、O元素元素电负性大小顺序是O>N>C,故答案为:O>N>C;
(3)水中含有氢键,氯化氢和甲烷中都不含氢键,故水的熔沸点最高,且氯化氢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甲烷,氯化氢的熔沸点高于甲烷的,所以这三种元素氢化物熔沸点高低顺序是H2O>HCl>CH4,故答案为:H2O>HCl>CH4
(4)R为Cr元素,价电子排布为3d54s1,最高正化合价为+6,0.01mol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硝酸银溶液处理,产生0.02molAgCl沉淀,氯化铬(CrCl3•6H2O)和氯化银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根据氯离子守恒知,则CrCl3•6H2O化学式中含有2个氯离子为外界离子,剩余的1个氯离子是配原子,所以氯化铬(CrCl3•6H2O)的化学式可能为[Cr(H2O)5Cl]Cl2•H2O,
故答案为:+6;B;
(5)元素E能形成八面体构型的配合物离子[Co(NH3xCl2]+,则配离子中Co元素表现+3价,故则中心离子为Co3+,配体为NH3和Cl-,配离子为八面体构型,6钴离子配位数为6,x的值为4,
故答案为:Co3+;NH3和Cl-;4;
(6)Y的最低价氢化物为NH3,与氧元素的一种氢化物反应,生成的两种产物均不污染环境,则氧元素氢化物为H2O2,应生成氮气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NH3+3H2O2═N2+6H2O,
故答案为:2NH3+3H2O2═N2+6H2O.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涉及核外电子排布、电负性、配合物、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难度中等,明确元素种类是关键,(5)中注意配合物中外界离子与配体性质区别,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把少量废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硫酸中,过滤,除去杂质,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过滤,加热至沉淀物质量不再变化,得到红棕色的残渣.上述沉淀和残渣分别为(  )
A.Fe(OH)3;Fe2O3B.Fe(OH)2;FeO
C.Fe(OH)3Fe(OH)2;Fe2O3D.Fe2O3;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ACDF(填选项).
A.t0~t1    B.t1~t2     C.t2~t3
D.t3~t4        E.t4~t5         F.t5~t6
(2)t1、t3、t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是(填选项).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E.加催化剂     F.充入氮气
t1时刻C;t3时刻E;t4时刻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中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NH4Cl溶液(I2)用CCl4萃取B.NO(NH3)通过水洗涤
C.NaCl(NH4Cl)加热固体混合物D.N2(NO2)通过水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Cl2+H2O═2H ++Cl -+ClO -
B.Na2CO3溶液中CO32的水解:CO32-+H2O═HCO32-+OH -
C.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 2:IO3-+I -+6H +═I2+3H2O
D.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32-+Ba2++OH -═BaCO3↓+H 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Mg2+、Fe3+、NO3-、SCN-B.Al3+、Fe2+、Cl-、SO42-
C.K+、Na+、Cl-、HCO3-D.Na+、Ca2+、NO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只有氧化性
C.H2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KMnO4是一种强氧化剂,没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
B.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Fe(OH)3
C.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图一所示装置可分别制取少量CO2、NO和O2
D.用图二的装置可证明S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用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如下:
①$\frac{1}{4}$CaSO4(s)+CO(g)?$\frac{1}{4}$CaS(s)+CO2(g)△H1=-47.3 kJ•mol-1
②CaSO4(s)+CO(g)?CaO(s)+CO2(g)+SO2(g)△H2=+210.5kJ•mol-1
③CO(g)?$\frac{1}{2}$C(s)+$\frac{1}{2}$CO2(g)△H3=-86.2kJ•mol-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达到平衡时,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
B.反应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O}_{2})•c(S{O}_{2})}{C(CO)}$
C.反应①和②是主反应,反应③是副反应
D.2CaSO4(s)+7CO(g)?CaS(s)+CaO(s)+6CO2(g)+C(s)+SO2(g)是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