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同学为了探究原电池产生电流的过程,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1)打开开关K,观察到锌片溶解,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关闭开关K,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锌片溶解,铜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若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体积为3.36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3)关闭开关K,如果锌极和铜极都产生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如果使用纯锌,其他条件相同,打开K和关闭K产生气泡速率较快的是
 
考点:探究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1)打开开关K,观察到锌片溶解,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其反应实质是锌和酸发生置换反应;
(2)关闭开关K,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锌片溶解,铜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说明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锌作负极、Cu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放电,根据氢气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3)原电池能加快金属腐蚀.
解答: 解:(1)打开开关K,观察到锌片溶解,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锌和酸发生置换反应、铜不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故答案为:Zn+2H+═=Zn2++H2↑;
(2)关闭开关K,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锌片溶解,铜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说明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锌作负极、Cu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电极反应为2H++2e-=+H2↑,根据氢气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3.36L
22.4L/mol
×2
=0.3mol,故答案为:0.3mol;
(3)关闭开关K,如果锌极和铜极都产生气泡,说明铜和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锌和锌中某些物质及稀硫酸构成原电池,所以锌中含有杂质;
原电池能加快负极金属的腐蚀速率,所以如果使用纯锌,其他条件相同,打开K和关闭K产生气泡速率较快的是关闭K时产生气泡较快,
故答案为:锌片不纯,含杂质的锌片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关闭K时产生气泡较快.
点评:本题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原电池原理,根据两个对比实验确定原电池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原电池中电池反应和活泼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相同,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而成的
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其所在周期的周期序数
C、四、五、六周期中都含有18种元素
D、元素周期表中有18列、16个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简式:
 

②CH2=C(CH3)CH=CH2
 

③4,5,5-三甲基-4-乙基-2-庚烯
 

④2,2,3,3,5-五甲基辛烷
 

(2)在下列物质中是同系物的有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
 
;互为同位素的有
 
;互为同一物质的有
 

①液氯   ②氯气   ③白磷   ④红磷   ⑤D   ⑥T   ⑦
⑨CH2=CH-CH3 ?2,2-二甲基丁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盐泥”是粗盐提纯及电解食盐水过程中形成的工业“废料”.某工厂的盐泥含有NaCl(15~20%)、Mg(OH)2(15~20%)、CaCO3(5~10%)、BaSO4(30~40%)和不溶于酸的物质(10~15%),为了生产七水硫酸镁,设计了如图1工艺流程:

(1)电解食盐水前,为除去食盐水中的Mg2+、Ca2+、SO42-等杂质离子,下列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合理的是
 
(填序号).
A.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钡      B.碳酸钠、氯化钡、氢氧化钠
C.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      D.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
(2)设食盐水中Mg2+的浓度为0.06mol?L-1,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使溶液的pH≥
 
才会产生Mg(OH)2沉淀.(Ksp[Mg(OH)2]=6.0×10-12
(3)反应器中发生两个转化,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三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曲线见图2,在过滤器中需要趁热过滤,其主要原因是
 

滤渣的主要成分有不溶于酸的物质、
 
 

(5)在蒸发浓缩器中通入高温水蒸汽并控制温度在100~110℃,蒸发结晶,此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
 

(6)洗涤槽中洗涤晶体的目的是除去晶体表面的杂质,检验晶体表面的Cl-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烃的结构简式为
(1)该烃的名称为
 

(2)若该烃是由烯烃(只含一个碳碳双键)和氢气加成而来,则烯烃的结构有
 
种;若该烃是由某炔烃(只含一个碳碳三键)和足量氢气加成而来,则炔烃的结构简式为
 

(3)该烷烃的核磁共振氢谱有
 
个峰,峰面积之比为
 

(4)写出用键线式表示的有机物的分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动手实践:某同学做某项探究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满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锭.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
 
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A~F)
步骤⑥的离子方程式
 

(3)此实验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图中X、Y、Z为单质,其他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 其中,A俗称磁性氧化铁;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与铝发生置换反应,反应转化为X.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A和D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
 

(3)向含4mol D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X粉末至过量.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请在坐标系中画出n(X2+)随n(X)变化的示意图,并标出n(X2+)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来制取并收集氯气,装置图如下: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反应中,还原剂是
 
,若有1mol氧化剂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3)实验开始前,某学生对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方法是:连接好装置后,用弹簧夹夹住处(填“A”或“B”)橡皮管;向分液漏斗中加水并打开活塞,当加到一定量时,停止加水,静置观察,当观察到分液漏斗中
 
时,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4)兴趣小组的某些同学准备在烧杯中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来吸收残余氯气,你认为其中最好的是(填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碳酸钠浓溶液      C.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 CH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
B、常温常压下,17g NH3中含有原子数4NA
C、常温常压下,22.4L水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D、在密闭容器中,1mol N2与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氨气的分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