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放出热量,△H小于0;反之,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吸收热量,△H大于0;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分析 焓变=生成物能量和-反反应物能量和,△H<0时反应放热,反之吸热,结合中和反应的定义解答该题.

解答 解:该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焓变=生成物能量和-反反应物能量和<0,△H<0时反应放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 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吸收热量,焓变大于零,即△H>0,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故答案为:放出;小于;小于;吸收;大于;1.

点评 本题考查了焓变和反应物、产物具有的能量高低之间的大小关系,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双基知识的掌握程度,难度不大,注意相关概念的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乳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lmol乳酸可与2mo1Na反应,生成lmol气体
B.乳酸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C.乳酸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
D.乳酸可以生成分子式为C6H8O4的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质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  )
A.液氯B.NO2C.碘水D.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是(  )
A.氢氧化亚铁悬浊液B.氧化钠
C.二氧化硅D.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
A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挥发出来的HCl气体反应生成了NH4Cl固体
B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
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是一种可溶性碱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反应进行分类时,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CO2+H2O═H2CO3B.2KClO3═2KCl+3O2
C.S+O2═SO2D.2O3═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673K,30MPa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X(g)+2Y(g)?2Z(g),n(Z)和n(X)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点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B.d点和e点的n(Z)不相等
C.d点的反应速大于e点的反应速率
D.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容积缩小到一半.反应至t1时刻.c(Y)比图中的d点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0.5mol NH3分子中所含氮原子数为0.5NA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化学反应原理揭示了不同的物质在水溶液中有不同的行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已知:H2SO3:Ka1=1.7×10-2,Ka2=6.0×10-8; NH3•H2O:Kb=1.8×10-5
(1)将等物质的量的SO2与NH3溶于水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呈酸性,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H4+)>c(HSO3-)>c(H+)>c(SO32--)>c(OH-),所得溶液中c(H+)-c(OH-)=c(HSO3-)+2c(SO32-)-c(NH4+)(填写表达式)
(2)用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将所得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可循环再生NaOH,同时得到H2SO4,其原理如右图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

①图中a极要连接电源的(填“正”或“负”)负极;C口流出的物质是硫酸.
②SO32-放电的电极反应式为SO32--2e-+H2O=SO42-+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