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氨气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写出Cu在Cl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u+Cl2$\frac{\underline{\;点燃\;}}{\;}$CuCl2
(3)铵态氮肥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写出氯化铵(NH4Cl)受热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Cl$\frac{\underline{\;\;△\;\;}}{\;}$NH3↑+HCl↑
(4)NaHCO3是制作糕点的常用膨松剂,写出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5)硫燃烧的产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写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6)写出木炭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O4(浓)+C$\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7)医疗上“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可治疗胃酸(含盐酸)过多的原因是NaHCO3+HCl=NaCl+H2O+CO2↑.

分析 (1)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铵和固体氢氧化钙反应制备氨气;
(2)铜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
(3)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
(4)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
(5)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6)木炭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
(7)小苏打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 解:(1)固体氯化铵和固体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故答案为: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铜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化学方程式:Cu+Cl2$\frac{\underline{\;点燃\;}}{\;}$CuCl2
故答案为:Cu+Cl2$\frac{\underline{\;点燃\;}}{\;}$CuCl2
(3)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frac{\underline{\;\;△\;\;}}{\;}$NH3↑+HCl↑,
故答案为:NH4Cl$\frac{\underline{\;\;△\;\;}}{\;}$NH3↑+HCl↑;
(4)NaHCO3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故答案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5)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故答案为: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6)木炭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2H2SO4(浓)+C$\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故答案为:2H2SO4(浓)+C$\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7)小苏打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故答案为:NaHCO3+HCl=NaCl+H2O+CO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主要是物质性质和反应条件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依据叙述,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725.76 kJ•mol-1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frac{5}{2}$O2(g)═2CO2(g)+H2O(l)△H=-1300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往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过滤,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Fe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Fe2+
C.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Cu2+、Zn2+、Fe2+
D.纸上有Ag、Cu、Fe、Zn,滤液中有Z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正确的是(  )
A.Na、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Na、K、Rb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A.2CO(g)+O2(g)═2CO2(g)△H=-566.0 kJ/mol
B.C(s)+$\frac{1}{2}$O2(g)═CO(g)△H=-110.5 kJ/mol
C.CH4(g)+2O2(g)═CO2(g)+2H2O(l)△H=-890.31 kJ/mol
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H=-11036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Ⅰ.在发射“神舟”七号的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肼(N2H4)和过氧化氢,当两者混合时即产生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已知:N2H4(l)+2H2O2(l)═N2(g)+4H2O(g)△H=-641kJ•mol-1
H2O(l)═H2O(g)△H=+44 kJ•mol-1
(1)若用3.2g液态肼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则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 (g)+4H2O (l)△H=-817.6 kJ/mol.
(2)肼(N2H4)中N元素的杂化方式是sp3杂化,过氧化氢的电子式为
Ⅱ.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3)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室温待测试样.
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子K+Na+NH4+SO42-NO3-Cl-
浓度/mol•L-14×10-66×10-62×10-54×10-53×10-52×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2.5待测试样的pH=4.
(4)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水煤气.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C+H2O $\frac{\underline{\;高温\;}}{\;}$CO+H2
水煤气除可用作燃料气外,请列举一种水煤气的其他用途做还原剂冶炼金属
②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bd.
a. Na2SO4 b.Na2CO3         c.CaCl2 d.NaH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有八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2-戊烯、⑤2-丁炔、⑥甲苯、⑦苯乙烯,⑧聚氯乙烯.其中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化学反应而褪色的是(  )
A.③④⑤⑧B.④⑤⑦C.④⑤D.③④⑤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研究并有效控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1)汽车内燃机工作时会引起N2和O2的反应:N2+O2═2NO,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在T1、T2温度下,一定量的NO发生分解反应时N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根据图象判断反应N2(g)+O2(g)═2NO(g)的△H> 0(填“>”或“<”).

(2)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起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O2(g)=2NO(g)△H=+183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7、1.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
B.c和d形成的化合物存在离子键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c>b
D.离子半径: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