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为反应2H2(g)+O2(g)═2H2O(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2(g)和O2(g)反应生成H2O(g ),这是吸热反应
B. 2mol H2和1mol O2转化为4mol H、2mol O原子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C. 2mol H2(g)和1mol O2(g)反应生成2mol H2O(g),共放出484kJ能量
D. 4mol H、2mol O生成2mol H2O(g),共放出484kJ能量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分子断裂化学键成为原子吸收了1368kJ的能量,再变成生成物分子后又释放了1852kJ的能量 。A. H2(g)和O2(g)反应生成H2O(g ),是放热反应,A不正确;B. 2mol H2和1mol O2转化为4mol H、2mol O原子的过程中要破坏化学键,所以要吸收热量,B不正确;C.由图中信息可知, 2mol H2(g)和1mol O2(g)反应生成2mol H2O(g),共放出484kJ能量,C正确;D. 由图中信息可知,4mol H、2mol O生成2mol H2O(g),共放出1852kJ能量,D不正确。本题选C。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0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
(2)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O)=__________, v(O2)=__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增大O2的浓度
c.扩大容器体积 d.选择高效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数值或物理量中,都不随水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A. 水的沸点;水分子的数目 B. 水的质量;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C. 水的体积;水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D. 水的密度;水的摩尔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平衡体系中加入水,平衡正向移动,c (H+)增大
B.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C.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 增大
D. 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正向移动,c(H+)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2He,每百吨32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2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 32He和42He互为同位素
C. 32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 42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42He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Fe2O3(s)+3CO(g)2Fe(s)+3CO2(g)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表:
温度/℃ | 1000 | 1150 | 1300 |
平衡常数 | 42.9 | 50.7 | 64.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 ,△H ______ 0(填“>”、“<”或“=”)。
(2)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3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mol,反应经过10min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 ______ ,CO的平衡转化率为 ______。
(3)欲提高(2)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A.增加Fe2O3的量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C.移出部分CO2D.提高反应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烷烃CH3CH(CH3)CH(CH3)CH2CH(CH3)CH3是单烯烃R和H2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R可能的结构有( )
A. 8种 B. 6种 C. 2种 D. 1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生素作用的药物“芬必得”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它属于( )
①芳香族化合物 ②脂肪族化合物 ③有机羧酸 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⑤芳香烃
A. ③⑤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