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铝与氢氧化钾浓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O2-+3H2
(2)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过量二氧化碳AlO2-+CO2+2H2O=Al(OH)3↓+HCO3-
(3)向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使溶液呈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4)过氧化钠与稀食盐水反应2Na2O2+2H2O=4Na++4OH-+O2↑.

分析 (1)铝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钾和氢气;
(2)因偏铝酸的酸性比碳酸弱,则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
(3)NaHSO4在溶液中全部电离,溶液为中性时,反应生成硫酸钡、硫酸钠和水;
(4)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结合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电子、电荷守恒解答.

解答 解:(1)铝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Al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2)因偏铝酸的酸性比碳酸弱,则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过量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
故答案为:AlO2-+CO2+2H2O=Al(OH)3↓+HCO3-
(3)NaHSO4在溶液中全部电离,向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使溶液呈中性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
故答案为:2H++SO42-+Ba2++2OH-=BaSO4↓+2H2O;
(4)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4OH-+O2↑.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本题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对于可逆反应2M(g)+N(g)?2P(g)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全部变成了P
B.反应已经停止
C.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D.反应混合物中C(M):C(N):C(P)一定等于2: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硫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它们性质的研究对工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放出的热量为99kJ.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中E表示(正反应)活化能,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1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降低,理由是催化剂能改变反应路径,使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
②图中△H=-198kJ•mol-1
(2)图2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
①a 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②b 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产物(SO3)浓度;
③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率变化情况画在c~d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0.40L某浓度的NaOH溶液恰好与标准状况下5.8L Cl2完全反应,计算:
(1)生成的NaClO的物质的量;
(2)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泽维尔研究了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H2+CO2═CO+H2O,此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经历了一个相对长的中间状态HCO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2的还原性一定比CO强B.CO还原性一定比H 2
C.反应条件对物质的还原性存在影响D.以上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Mn2O7、Fe2O3均为碱性氧化物
B.烧碱不是碱、石炭酸不是酸、双氧水不是水
C.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
D.单质都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7 g铝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NA
B.1 mol Al分别放入足量的冷的浓HNO3、稀HNO3中,反应后转移的电子均为3NA
C.各5.6 g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氯气反应,电子转移总数均为0.3NA
D.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或Na2O2均失去NA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被大量应用于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中,它的制备原理和路线如下:2Na2CO3+3H2O2═2Na2CO3•3H2O2 △H<0

回答下列问题:
(1)与过碳酸钠的用途相关的化学性质是强氧化性.
(2)下列物质可使过碳酸钠较快失效的是ABC.
A.MnO2     B.H2S      C.稀硫酸      D.NaHCO3
(3)加入NaCl的作用是降低2Na2CO3•3H2O2溶解度,析出更多晶体.
(4)工业纯碱中含有Fe3+等杂质,加入稳定剂的作用是与Fe3+生成稳定的配合物,Fe3+对反应的不良影响是催化双氧水的分解.
(5)反应的最佳温度控制在15℃~20℃,温度偏高时造成产率低的可能原因有温度高时双氧水易分解,温度偏低时造成产率低的可能原因有温度低时反应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1)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其所在周期序数相同的元素有5种,其中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价电子排布是为3d64s2
(2)A元素对应的气态氢化物和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生成盐,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C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其原子核外每一个能级中所容纳的电子数相同,D原子核外电子有5种运动状态,E与B属于同主族短周期元素,F的基态原子中4s轨道有1个未成对电子且K、L、M电子层充满电子
①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d
a.A、B、C元素所对应的氢化物在各自同主族元素所形成氢化物中沸点最高
b.A、B、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C<B<A
c.A、B元素可组合成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的离子
d.1molCA中σ键数目为NA
e.AD形成的化合物是新型耐高温的超硬材料,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则D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
②B、E两种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摩尔质量相同,但B的氢化物熔沸点高,原因H2O2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硫化氢分子之间无氢键
③FEB4溶液中通入足量的A的氢化物形成某种配离子,则该配离子的结构简式为
(3)Ti被称为生物金属,由Ca、Ti、O三种元素组成的晶体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每个Ti4+离子与12个O2-离子相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