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常温下,向体积均为V0、浓度均为c mol•L-1的MOH和ROH溶液中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溶液pH随-1g$\frac{{V}_{0}}{V}$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碱性:MOH>ROH
B.b、c两点的溶液中:c(R+)>c(M+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α:αc>αb>αa>αd
D.c>0.1

分析 A.由图可知,MOH的pH=13时稀释100倍,pH变为11,则MOH为强碱,而ROH的pH=10时稀释10倍后pH>9,则说明ROH为弱碱;
B.根据电荷守恒分析;
C.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对水的抑制程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
D.MOH为强碱,浓度为c mol•L-1,pH=13.

解答 解:A.由图可知,MOH的pH=13时稀释100倍,pH变为11,则MOH为强碱,而ROH的pH=10时稀释10倍后pH>9,则说明ROH为弱碱,即碱性:MOH>ROH,故A正确;
B.MOH和ROH溶液中,电荷守恒为c(OH-)=c(H+)+c(M+),c(OH-)=c(H+)+c(R+),因为两个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同,所以c(R+)=c(M+),故B错误;
C.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对水的抑制程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所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α:αcb>αa>αd,故C错误;
D.MOH为强碱,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浓度为c mol•L-1,pH=13,即c(OH-)=0.1mol/L,则c(MOH)=0.1mol/L,所以c=0.1,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平衡,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弱电解质电离程度与溶液浓度关系等知识点是解本题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HCO3-、Ca2+B.OH-、Na+、Mg2+、HCO3-
C.Na+、Cl-、H+、Ag+D.Na+、SiO3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知原子的①中子数 ②核电荷数 ③核外电子数 ④质量数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⑥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B.②③C.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0.2 mol/L Fe(NO32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Na+、K+、[Fe(CN)6]3-、I- 可以大量共存
B.滴加稀硫酸,充分振荡无现象
C.通入H2S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S2-═FeS↓
D.50 mL该溶液与过量Zn充分反应,生成0.56 g 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图中A-J分别代表相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已知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请填写以下空白:
(1)构成单质F的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B的电子式
(2)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②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3)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NH4++HCO3-+2OH- $\frac{\underline{\;\;△\;\;}}{\;}$NH3↑+CO32-+2H2O.
(4)在一定条件下,2L的H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氮气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下列关于新制的氨水、氯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两水”都能与FeCl2溶液反应
B.“两水”中都存在可逆反应
C.“两水”都有刺激性气味
D.“两水”都是混合物,溶液中含有的粒子种类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25℃时,0.1mol•L-1的CH3COONa溶液的pH=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8mol/L
B.加水稀释,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增大,水的电离程度也增大
C.加入盐酸,pH=7时,有c(C1-)=c(CH3COOH)
D.向溶液中加入醋酸呈酸性,则一定是c(CH3COO-)>c(Na+)>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已知:I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KI溶液中溶解度显著增大. 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I2(aq)+I-(aq)?I3-(aq)的△H>0
B.利用该反应可以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
C.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
D.25℃时,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常数K小于6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及现象结论
A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NH4Cl固体可以升华
B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白色固体析出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C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Br-还原性强于Cl-
D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FeCl3溶液,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
Mg(OH)2<Fe(OH)3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