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碱性:MOH>ROH | |
B. | b、c两点的溶液中:c(R+)>c(M+) | |
C. |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α:αc>αb>αa>αd | |
D. | c>0.1 |
分析 A.由图可知,MOH的pH=13时稀释100倍,pH变为11,则MOH为强碱,而ROH的pH=10时稀释10倍后pH>9,则说明ROH为弱碱;
B.根据电荷守恒分析;
C.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对水的抑制程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
D.MOH为强碱,浓度为c mol•L-1,pH=13.
解答 解:A.由图可知,MOH的pH=13时稀释100倍,pH变为11,则MOH为强碱,而ROH的pH=10时稀释10倍后pH>9,则说明ROH为弱碱,即碱性:MOH>ROH,故A正确;
B.MOH和ROH溶液中,电荷守恒为c(OH-)=c(H+)+c(M+),c(OH-)=c(H+)+c(R+),因为两个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同,所以c(R+)=c(M+),故B错误;
C.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对水的抑制程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所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α:αc=αb>αa>αd,故C错误;
D.MOH为强碱,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浓度为c mol•L-1,pH=13,即c(OH-)=0.1mol/L,则c(MOH)=0.1mol/L,所以c=0.1,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平衡,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弱电解质电离程度与溶液浓度关系等知识点是解本题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Cl-、HCO3-、Ca2+ | B. | OH-、Na+、Mg2+、HCO3- | ||
C. | Na+、Cl-、H+、Ag+ | D. | Na+、SiO32-、H+、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 | B. | ②③ | C. | ②③⑤⑥ | D. | ①②③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溶液中Na+、K+、[Fe(CN)6]3-、I- 可以大量共存 | |
B. | 滴加稀硫酸,充分振荡无现象 | |
C. | 通入H2S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S2-═FeS↓ | |
D. | 50 mL该溶液与过量Zn充分反应,生成0.56 g F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水”都能与FeCl2溶液反应 | |
B. | “两水”中都存在可逆反应 | |
C. | “两水”都有刺激性气味 | |
D. | “两水”都是混合物,溶液中含有的粒子种类数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8mol/L | |
B. | 加水稀释,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增大,水的电离程度也增大 | |
C. | 加入盐酸,pH=7时,有c(C1-)=c(CH3COOH) | |
D. | 向溶液中加入醋酸呈酸性,则一定是c(CH3COO-)>c(Na+)>c(H+)>c(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反应I2(aq)+I-(aq)?I3-(aq)的△H>0 | |
B. | 利用该反应可以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 | |
C. | 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 | |
D. | 25℃时,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常数K小于68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操作及现象 | 结论 | |
A |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 NH4Cl固体可以升华 |
B |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白色固体析出 |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
C |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 Br-还原性强于Cl- |
D |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FeCl3溶液,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 | 在水中的溶解度 Mg(OH)2<Fe(OH)3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