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已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如图,关于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A的一个分子中有五个双键
B.维生素A的一个分子中有30个氢原子
C.维生素A能使溴水褪色,能被酸性KMnO4氧化
D.维生素A是一种烯烃

分析 由结构可知,分子中含C、H、O三种元素,含碳碳双键、-OH,结合烯烃及醇的性质来解答;分析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不含苯环,含有5个C=C键和1个-OH,结合有机物的结构解答该题.

解答 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维生素A的一个分子中有5个C=C键双键,故A正确;
B.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20H30O,维生素A的一个分子中含有30个H原子,故B正确;
C.维生素A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褪色,也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故C正确;
D.只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烃,维生素A中含有氧元素,不是烃,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结构中的官能团为解答的关键,熟悉烯烃、醇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空气质量日报中有一项重要检测指标是SO2的含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工业制硫酸的过程中,SO2催化氧化的原理为:
2SO2(g)+O2(g)?△催化剂 2SO3(g)+Q
某温度下,测得SO2(g)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 p )的关系如图所示.
(1)a、b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a)= K(b) (填“>”、“<”或“=”,下同),SO3浓度c(a)<c(b).c点时,反应速率υ(正)<υ(逆).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得到如表中的两组数据:
实验编号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
SO2O2SO2O2
1T142x0.8
2T2420.4y
(2)实验1从开始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用去时间t 分钟,则υ(S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frac{1.2}{t}$mol•L-1•min-1,温度T1大于T2的理由是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向左移动,反应物转化率低.
(3)制取SO2的尾气用NaOH溶液吸收,可得到Na2SO3和NaHSO3两种盐.
①0.1mol/L的NaHSO3溶液中c(H+)>c(OH-),用水解和电离理论的角度解释其原因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若往溶液中加入氨水至中性,则c(Na+)=c(HSO3-)+c(SO32-)+c(H2SO3) (填“>”、“<”或“=”).
②往0.1mol/L 的Na2SO3溶液加入少量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溶液中c(Na+):c(SO32-)的比值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5NH4NO3$\frac{\underline{\;\;△\;\;}}{\;}$2HNO3+4N2↑+9H2O的反应中,生成28 g N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B.高温下,0.2 mol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
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4NA
D.室温下,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数目为10-1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
A.加稀硝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B.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与FeCl3溶液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CaCl2和NaCl固体混合物
D.用澄清石灰水试液鉴别SO2和CO2两种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100mL0.25mol•L-1BaCl2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若将上述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需要物质的量浓度为1.00mol•L-1的稀硫酸25mL.
(2)标状况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②.①O2②CH4③CO2④SO2
(3)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MnO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产生标准状况下33.6L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分类法在化学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①根据一分子酸中所含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成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⑤根据其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②④B.①②④C.①②D.只有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等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图:

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试剂X为稀硫酸
B.反应II中生成Al(OH)3的反应为:CO2+AlO2-+2H2O═Al(OH)3↓+HCO3-
C.结合质子( 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OH->HCO3->AlO2-
D.Al2O3熔点很高,工业上还可采用电解熔融AlCl3冶炼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D.国际上规定,12C碳-12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的物质的量为1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50 mL 12 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