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C.X的单质比Y的单质更容易与氢气反应
D.同浓度下X的氢化物水溶液比Y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胃酸过多是常见的胃病。下面是甲、乙两种常见胃药的说明摘要。
甲:(1)白色结晶状粉末;(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3)受热分解;(4) 遇酸及酸性药物则产生二氧化碳;(5)胃酸过多患者服用后多见胃胀气,甚至有引起溃疡穿孔的危险。
乙:(1)与胃酸的中和作用缓慢持久,可维持3~4小时;(2)凝胶本身覆盖于溃疡面上,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吸附H+;(3)可溶于稀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1)请你推测,甲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乙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
(2)试写出甲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引起胃胀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写出乙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分别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某同学设计从孔雀石中冶炼金属铜的方案如下:
①将孔雀石粉碎后加过量的稀硫酸;
②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
③向滤液中加入一种金属粉末。
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试回答:
(1)第①步反应中的现象为__。
(2)第③步加入的金属粉末是_,理由是__。
(3)若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生石灰后,过滤,将沉淀加热灼烧后再通入__气体,可制得较纯净的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相同条件下,Na2CO3比NaHCO3更易溶于水
B.NaHCO3比Na2CO3稳定
C.石灰水能和Na2CO3反应,不能与NaHCO3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的量相等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①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2
③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④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之比为1∶1
⑤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
A.①②?B.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蚕丝制品和羊毛制品 | 用灼烧方法验证,闻是否有烧焦羽毛气味 |
B | 检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的还原性 | 取少量淀粉溶液,与稀硫酸共热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观察是否出现银镜 |
C | 检验氯仿(CHCl3)中的氯元素 | 取少量氯仿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
D |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 | 加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静置,分液,取出上层液体 |
?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进行淀粉水解实验,其程序如下:在淀粉溶液中加入A的稀溶液后加热一段时间,取少量所得混合物,先加入B的稀溶液后再加入C的悬浊液,加热可得砖红色沉淀。
(1)各步加入的试剂: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加入A溶液而不加入B溶液是否可以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验证淀粉是否水解完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失去标签的CaCl2、AgNO3、HCl和Na2CO3四瓶溶液。为了确定这四瓶溶液成分,将四瓶溶液成分别编号为A、B、C、D后进行化学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顺序 |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① | A+B | 无现象 |
② | B+D | 有气体放出 |
③ | C+B | 有沉淀生成 |
④ | A+D | 有沉淀生成 |
?
请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1)A、C两瓶溶液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
(2)A、D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盐酸溶液,写出向滤渣中加人盐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