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的产物,进行了下列实验: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石棉绒高温下不与水和铁反应).
(1)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将C处导气管末端浸入水槽中,加热A处圆底烧瓶,导管末端出现气泡,停止加热后导管末端出现一段水柱
(2)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 Fe3O4+4H2
(3)验证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1mol/L CuSO4、3mol/L H2SO4、3mol/L HNO3、30%H2O2、0.01mol/L KMnO4、20%KSCN、蒸馏水.
在答题卡上按下表的格式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取反应后干燥的固体ag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1mol/L CuSO4溶液,充分振荡,经固液分离、洗涤后,再向固体中滴加足量的3mol/L H2SO4,振荡溶解,过滤后将滤液配成250mL溶液,待用.
步骤2取少量步骤1中滤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20%KSCN溶液变红色,则固体产物含+3价铁
步骤3取少量步骤1中滤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0.01mol/L KMnO4溶液紫色褪去,则固体产物含+2价铁
步骤1中加入足量1mol/L CuSO4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反应后固体中可能未反应完的铁粉,以免影响后续实验的结果分析.

分析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有加热法和液压法,从本装置的情况看,应该选用加热法;
(2)铁与水蒸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据此写出反应方程式;
(3)要验证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应该先将固体溶解,考虑到可能有铁单质剩余,会与三价铁离子反应,所以要先除去铁单质,选用的试剂是硫酸铜溶液;剩余的固体则应用稀硫酸溶解,接着确定检验相应离子的试剂,三价铁离子用的是硫氰化钾溶液,而检验二价铁则从限选试剂中只能用高锰酸钾溶液,利用二价铁离子的还原性,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1)利用加热法检验该装置气密性,将C处将导管伸入水槽,并微热A处圆底烧瓶,现象是导管末端出现气泡,停止加热后导管末端出现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将C处导气管末端浸入水槽中,加热A处圆底烧瓶,导管末端出现气泡,停止加热后导管末端出现一段水柱;
(2)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故答案为: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3)验证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先要将固体溶解,但考虑到可能有铁单质剩余,会和三价铁离子反应,所以要先除去铁单质,选用的试剂是硫酸铜溶液,然后,剩余的固体则应用稀硫酸溶解(因为硝酸的氧化性会氧化二价铁),接着确定检验相应离子的试剂,三价铁离子用的是硫氰化钾溶液,而检验二价铁则从限选试剂中只能用高锰酸钾溶液,利用二价铁离子的还原性,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3mol/L H2SO4
步骤2滴加1~2滴20%KSCN溶液变红色,则固体产物含+3价铁
步骤3滴加1~2滴0.01mol/L KMnO4溶液紫色褪去,则固体产物含+2价铁
;除去反应后固体中可能未反应完的铁粉,以免影响后续实验的结果分析.

点评 本题考查铁及其化合物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涉及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气密性的检验、实验方案设计、二价铁、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方法等知识,试题知识点较多、充分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
A.用25 ml的碱式滴定管量取14.8 ml的KMnO4溶液
B.用100ml量筒量取5.2 ml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 NaCl
D.用100 ml容量瓶配制80 ml  0.1 mol•L的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用系统命名法给下列有机化合物命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1为某加碘盐标签的一部分.

已知:①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②I2+2Na2S2O3=2NaI+Na2S4O6(无色)
某同学想定量测定此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含量,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1:称取ag市售食盐,配成溶液,全部转移至锥形瓶中,
加入适量新制KI溶液,滴入几滴稀硫酸,溶液变黄色,再加入3滴淀粉溶液.
步骤2:取一支50mL碱式滴定管,用bmol•L-1的新制Na2S2O3溶液润洗2~3次后,装满溶液,调节液面高度至0刻度.
步骤3:开始滴定直至终点,重复操作2~3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编号碱式滴定管读数 消耗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
1 0 如图2 
2 0 23.98 23.98
3 0 24.02 24.02
(1)第一次读数为24.00mL.
(2)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溶液颜色恰好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经过计算,此碘盐碘元素的含量为$\frac{508000b}{a}$mgmg•kg-1(用含a、b的最简表达式表示).
(4)下列操作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的是CD.
A.步骤1中称取食盐时将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放在右盘,游码读数为0.5g
B.步骤1所配食盐溶液未完全转移至锥形瓶
C.步骤2中滴定管洗涤后未润洗
D.步骤3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5)请在答题纸的方框内画出正在排气泡的碱式滴定管(仅画出刻度以下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铁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用途.
(1)将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加至沸水中可制取氢氧化铁胶体,写出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rac{\underline{\;\;△\;\;}}{\;}$Fe(OH)3(胶体)+3HCl.
(2)含有Cr2O72-的废水有毒,对人畜造成极大的危害,可加入一定量的硫酸亚铁和硫酸使Cr2O72-转化为Cr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 Fe2++14H+=2Cr3++6Fe3++7H2O.然后再加入碱调节溶液的pH在6-8 之间,使Fe3+和Cr3+转化为Fe(OH)3、Cr(OH)3沉淀而除去.
(3)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蓄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充电时阳极附近的pH降低(填:降低、升高或不变),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2OH-=Fe(OH)2
(4)氧化铁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废铁屑制备氧化铁流程如下:

①铁屑溶于稀硫酸温度控制在50~800C的主要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增大FeSO4的溶解度.
②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3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O3+O2$\frac{\underline{\;高温\;}}{\;}$2Fe2O3+4CO2
③FeCO3沉淀表面会吸附S042-,需要洗涤除去.
洗涤FeCO3沉淀的方法是向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使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至3次.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加盐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表明沉淀已洗净,反之表明没有洗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某学生做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现在请你帮助该学生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药品:氯水、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四氯化碳.
仪器:①试管;②胶头滴管(请填写两件主要的玻璃仪器)
(3)实验内容:
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将少量氯水滴入盛有少量NaBr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再滴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加入氯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滴入四氯化碳后,水层颜色变浅,四氯化碳层(下层)变为橙红色
将少量溴水滴入盛有少量KI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再滴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加入溴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滴入四氯化碳后,水层颜色变浅,四氯化碳层(下层)变为紫色
(4)实验结论: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5)问题和讨论:请用结构理论简单说明得出上述结论的原因.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某兴趣小组的学生根据活泼金属Mg与CO2发生反应,推测活泼金属钠也能与CO2发生反应,因此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探究(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
已知:常温下,CO能使一些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被还原.
例如:PdCl2+CO+H2O=Pd↓+CO2+2HCl反应生成黑色的金属钯,此反应也可用来检测微量CO的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Ca2++H2O+CO2↑,为了使制气装置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上图A处应选用的装置是Ⅲ(填写“Ⅰ”、“Ⅱ”或“Ⅲ”).若要制取干燥、纯净的CO2气体,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NaHCO3溶液,装置C中应盛放的试剂是浓H2SO4
(2)假设CO2气体为足量,在实验过程中分别产生以下①、②两种不同情况,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若装置F中溶液无明显变化,装置D中生成两种固体物质,取少量固体生成物与盐酸反应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a+3CO2$\frac{\underline{\;高温\;}}{\;}$2Na2CO3+C.
②若装置F中有黑色沉淀生成,装置D中只生成一种固体物质,取少量该固体与盐酸反应后,也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CO2$\frac{\underline{\;高温\;}}{\;}$Na2CO3+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CO的燃烧热为△H=-283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H=-286kJ/mol;CH4的燃烧热为△H=-890kJ/mol.
(1)若 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气,放出热量为<890kJ( 填“>”、“<”、“=”).
(2)若将a molCH4、CO和H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时,则放出热量(Q)的取值范围是283nKJ<Q<890n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将有机物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①甲醇与乙醇的混合物与浓硫酸加热得醚;②乙二醇与乙酸酯化得酯;③氨基乙酸和丙氨酸生成二肽;④苯酚和浓溴水反应.所生成的有机物的种类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④①D.③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