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某研究小组通过如图简化流程,将工业制硫酸的硫铁矿烧渣(主要以Fe2O3存在,还含有氧化铝、二氧化硅等杂质)转变成重要的化工原料FeSO4(反应条件略)
活化硫铁矿还原Fe3+的主要反应为:FeS2+7Fe2(S043+8H2O→15FeSO4+8H2SO4,不考虑其它反应,已知各氢氧化物沉淀PH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pH开始沉淀沉淀完全
Fe(OH)25.88.8
Fe(OH)31.13.2
Al(OH)33.05.0
(1)第Ⅲ步目的是调剂PH,去除铝杂质(或除去Al(OH)3\Fe(OH)3).
(2)检验所得绿矾晶体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操作为取少量晶体溶于水,滴加KSCN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或滴加苯酚溶液,不出现紫色)表明不含有Fe3+,反之则含.
(3)得到的绿矾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其目的是:①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②温度低、用水少降低洗涤过程中硫酸亚铁晶体的损耗.
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热分解研究,该小组同学称取ag硫酸亚铁晶体样品按图1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产物进行探究:

(4)装置B的目的是检验产物水生成;装置C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之褪色的物质的名称是二氧化硫;装置D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倒吸.
(5)硫酸亚铁晶体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残留红棕色固体.写出Fe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FeSO4$\frac{\underline{\;高温\;}}{\;}$Fe2O3+SO2↑+SO3↑.
(6)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检验产生的含硫元素的气体:
(7)某研究所利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2,由此得出FeSO4•xH2O中的x值为$\frac{10a-152}{18}$.

分析 由流程可知,硫铁矿烧渣用硫酸浸取,过滤后滤液中含有硫酸铁、未反应的硫酸,用活化硫铁矿还原Fe3+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FeCO3调节溶液pH,过滤后在通入空气、调节溶液pH,除去溶液中杂质离子,过滤浓缩结晶得到FeSO4晶体,以此解答(1)~(3);
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热分解研究,该小组同学称取ag硫酸亚铁晶体样品按图1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产物进行探究,由装置可知,氮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A中晶体分解,B中检验水的生成,C中检验二氧化硫的生成,D为尾气吸收装置,结合质量变化计算,以此解答(4)~(7).

解答 解:由流程可知,硫铁矿烧渣用硫酸浸取,过滤后滤液中含有硫酸铁、未反应的硫酸,用活化硫铁矿还原Fe3+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FeCO3调节溶液pH,过滤后在通入空气、调节溶液pH,除去溶液中杂质离子,过滤浓缩结晶得到FeSO4晶体,
(1)第Ⅲ步目的是调剂PH,去除铝杂质(或除去 Al(OH)3\Fe(OH)3),故答案为:调剂PH,去除铝杂质(或除去 Al(OH)3\Fe(OH)3);
(2)检验所得绿矾晶体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操作为取少量晶体溶于水,滴加KSCN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或滴加苯酚溶液,不出现紫色)表明不含有Fe3+;反之,则含,故答案为:取少量晶体溶于水,滴加KSCN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或滴加苯酚溶液,不出现紫色)表明不含有Fe3+,反之则含;
(3)得到的绿矾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其目的是①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②温度低、用水少降低洗涤过程中硫酸亚铁晶体的损耗,
故答案为:①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②温度低、用水少降低洗涤过程中硫酸亚铁晶体的损耗;
(4)装置B的目的是检验产物水生成;装置C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之褪色的物质的名称是二氧化硫;装置D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倒吸,
故答案为:检验产物水生成;二氧化硫;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倒吸;
(5)Fe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frac{\underline{\;高温\;}}{\;}$Fe2O3+SO2↑+SO3↑,故答案为:2FeSO4$\frac{\underline{\;高温\;}}{\;}$Fe2O3+SO2↑+SO3↑; 
(6)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检验产生的含硫元素的气体为,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与品红溶液,如分别通入可不分先后,如按流程进行,氯化钡在前品红在后),故答案为:
(7)通过FeSO4•xH2O的化学式可知铁原子和水的个数比为1:2x,
Fe2O3~2FeSO4.xH2O
160      2×(152+18x)
8g         a
解得x=$\frac{10a-152}{18}$,
故答案为:$\frac{10a-152}{18}$.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综合应用及物质含量测定,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流程中发生的反应及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将KO2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KO2(s)?2K2O(s)+3O2(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压强增大B.氧气浓度不变C.KO2的量保持不变D.平衡常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化合物的性质中不常见的是(  )
A.熔沸点较高B.能溶解于水C.溶液能导电D.受热易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烯烃的碳碳双键被氧化的缘故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C.为了获得较多的燃料油,人们对石油采用了分馏和裂解两种炼制方法
D.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物质的制备与工业生产相符的是(  )
①NH3 $\stackrel{O_{2}}{→}$ NO $\stackrel{H_{2}O、O_{2}}{→}$HNO3
②浓HCl $\stackrel{MnO_{2}、△}{→}$ Cl2 $\stackrel{石灰乳}{→}$ 漂白粉
③MgCl2(aq)$\stackrel{△}{→}$无水MgCl2 $\stackrel{电解}{→}$ Mg
④铝土矿 $\stackrel{NaOH溶液}{→}$  NaAlO2溶液 $\stackrel{过量CO_{2}酸化}{→}$ Al(OH)3$\stackrel{灼烧}{→}$ Al2O3$\stackrel{电解}{→}$ Al.
A.①④B.①③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分类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SO2、SiO2、NO2B.弱电解质:CH3COOH、BaCO3、Fe(OH)3
C.纯净物:铝热剂、漂粉精、聚乙烯D.无机物:CaC2、石墨烯、HC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工业上将Cl2通入KOH热溶液中制取KClO3(混有KClO).实验室模拟上述制备:向含18molKOH的溶液中通入Cl2,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n(Cl-)=12mol,将此溶液低温蒸干,所得到固体中KClO3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
A.1.5molB.2.1molC.2.4 molD.3.0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地沟油”可与醇加工制成生物柴油变废为宝.关于“地沟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烃类B.由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
C.密度比水大D.不能发生皂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可加入过量铁粉,再过滤
B.明矾中Al3+水解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
C.为除去CO2中少量的HCl,可使其通过饱和的Na2CO3溶液
D.为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可加入适量KOH溶液,再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