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用过量铜片与0.2 mol浓H2SO4共热足够长时间(只考虑铜与浓H2SO4反应,忽略其他副反应),甲认为产生的SO2少于0.1 mo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乙同学认为产生的SO2为0.1 mo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证明铜不能在低温下与O2反应,也不能与稀H2SO4共热发生反应,但工业上却是将废铜屑倒入热的稀H2SO4中并通入空气来制备CuSO4溶液的。铜屑在此状态下被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铜制备CuSO4的另一种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两种方法___________(填“前”“后”)者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量不断减少,硫酸由浓变稀,稀硫酸可与锌反应产生氢气,稀硫酸不再与铜反应。
在稀H2SO4存在的条件下,Cu与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碱性氧化物CuO,迅速溶解在热的稀硫酸溶液中生成CuSO4。
答案:(1)由于Zn过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浓H2SO4变稀,稀H2SO4可与Zn反应产生H2
(2)由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知,当0.2 mol H2SO4全部反应时才生成0.1 mol SO2,随着反应进行,浓H2SO4变稀,而稀H2SO4与铜不反应 由于加热时间足够长,水比硫酸易挥发,因此,硫酸始终保持较高浓度,直至与铜完全反应为止
(3)2Cu+2H2SO4(稀)+O22CuSO4+2H2O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前 若制得1 mol CuSO4,第一种方法只需1 mol H2SO4,而第二种方法则要用2 mol H2SO4,而且生成的SO2会造成大气污染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装置 | 所盛药品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B | 无水硫酸铜 无水硫酸铜 |
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 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 |
SO2中含有水蒸气 SO2中含有水蒸气 |
C | CuO固体 | C装置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D装置内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 C装置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D装置内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 |
SO2中含有氢气 SO2中含有氢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年安徽舒城晓天中学高三上学期重点班半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用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有关问题。
(1)这样制取的二氧化硫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整套实验装置以验证(1)的判断是否正确,若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向时,气体流经的各装置导管的编号依次是 (用a、b……填写)。
(3) 根据(2)确定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时有关装置中所盛药品、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填入下表:
装置 | 所盛药品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B | | | |
C | CuO固体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望城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9分)
某中学高一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探究用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1)这样制取的SO2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有 和 。
(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整套实验装置以验证①的判断是否正确,若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向时,气体流经的各装置导管的编号依次是 → → → → → (用a、b……填写;每套装置只允许使用一次)。
(3)根据②确定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时有关装置中所盛药品、实验现象、结论填入下表:
装置 | 所盛药品 | 实验现象 | 结论 |
B | | | |
C | CuO固体 | | |
D | 无水CuSO4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届安徽舒城晓天中学高三上学期重点班半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用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有关问题。
(1)这样制取的二氧化硫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整套实验装置以验证(1)的判断是否正确,若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向时,气体流经的各装置导管的编号依次是 (用a、b……填写)。
(3) 根据(2)确定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时有关装置中所盛药品、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填入下表:
装置 |
所盛药品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B |
|
|
|
C |
CuO固体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