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B.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C.溶解、蒸发、过滤、结晶D.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分析 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先将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再将泥沙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得到氯化钠溶液,再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固体,据此分析.

解答 解: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先将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过滤除去泥沙,将滤液进行蒸发、结晶获得氯化钠固体,所以操作顺序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应注意的是实验基本操作的灵活运用,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海带具有从海水中富集碘的能力,下面是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流程:

试回答:
(1)步骤a的操作名称是灼烧,步骤b中所加的物质是水.
(2)步骤c的操作名称是过滤;该操作中涉及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3)步骤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
(4)步骤e的操作名称是萃取,操作时在含I2的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
(5)步骤f的操作名称是分液,所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为实现“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一项课题是如何将CO2转化为可利用资源.目前,工业上常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l L的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入l 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
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
(2)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CH3OH的平均反应速率
v(CH3OH)=0.075mol/(L•min)(注明单位);H2的转化率=75%;
(3)下列说法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
A.每消耗1mol CO2的同时生成1mol CH3OH
B.CO2、H2、CH3OH和H2O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3:1:1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D.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4)下列措施中,能使上述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BD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恒温恒容再充入1molCO2和3mol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抗氧化剂,在空气中、受热时均易分解.实验室制备少量Na2S2O5的方法:在不断搅拌下,控制反应温度在40℃左右,向Na2CO3过饱和溶液中通入SO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当溶液pH约为4时,停止反应.在20℃左右静置结晶.生成Na2S2O5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SO3═Na2S2O5+H2O
(1)SO2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SO3和CO2,其离子方程式为2SO2+CO32-+H2O=2HSO3-+CO2
(2)装置Y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3)析出固体的反应液经减压抽滤、洗涤、25℃-30℃干燥,可获得Na2S2O5固体.
①组成减压抽滤装置的主要仪器是布氏漏斗、吸滤瓶和抽气泵.
②依次用饱和SO2水溶液、无水乙醇洗涤Na2S2O5固体.用饱和SO2水溶液洗涤的目的是减少Na2S2O5在水中的溶解.
(4)实验制得的Na2S2O5固体中含有一定量的Na2SO3和Na2SO4,其可能的原因是在制备过程中Na2S2O5易分解生成Na2SO3,且Na2SO3易被氧化生成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1)已知2CH4(g)+O2(g)═2CO(g)+4H2(g)△H=aKJ/mol
CO(g)+2H2(g)═CH2OH(g)△H=bKJ/mol
试写出由CH4和O2制取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2CH4(g)+O2(g)=2CH3OH(g)△H=(a+2b)kJ/mol.
(2)还可以通过下列反应制备甲醇:CO(g)+2H2(g)═CH2OH(g)
甲图是反应时CO和CH2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用H2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H2)=0.15mol/(L•min).

(3)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CO和20molH2,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如乙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BD.(填字母)
A.H2的消耗速率等于CH2OH的生成速率的2倍数
B.H2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体系中H2的转化率和CO的转化率相等
D.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②比较A、B两点压强大小PA<PB(填“>、<、=”)
③若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体积为20L.如果反应开始时仍充入10molCO和20molH2,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V(B)=4L.
(4)以甲醇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可制成燃料电池(电极材料为惰性电极).若KOH溶液足量,则写出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H3OH+3O2+4OH-=2CO3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方面去考虑,工业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应采用的适宜条件是(  )
A.低温、高压、催化剂B.低温、低压、催化剂
C.高温、高压、催化剂D.适宜温度、高压、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工业制硫酸的流程如下所示:

(1)早期以硫铁矿为原料造气,方程式为4FeS2+11O2$\frac{\underline{\;高温\;}}{\;}$2Fe2O3+8SO2,若消耗了12g FeS2上述反应有1.1mol电子发生了转移.
(2)如今多改用固体硫为原料,同时生产过程中送入过量的空气,该改进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两个方面体现“绿色化学”.
(3)如果C装置中生成0.1mol SO3,可放出9.83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O2(g)+$\frac{1}{2}$O2(g)═SO3(g)△H=-98.3kJ/mol.
(4)硫酸厂尾气处理的流程如下:

G和M的主要成分一样,如此处理的目的是富集SO2.G与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Ca2++2OH-═CaSO3↓+H2O.
(5)其他废弃物F中可能含有砷(三价砷离子)元素,处理工艺过程是在含砷废水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硫酸亚铁,然后加碱调pH至8.5~9.0,反应温度90℃,鼓风氧化,废水中的砷、铁以砷酸铁沉淀析出,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4As3++4Fe2++3O2+20OH-$\frac{\underline{\;\;△\;\;}}{\;}$4FeAsO4↓+10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将绿矾(FeSO4•7H2O)、硫酸铵[(NH42SO4]以相等物质的量混合可制得摩尔盐[FeSO4•(NH42SO4•6H2O]晶体.

I.根据上图回答:
(1)步骤1中加入Na2CO3溶液的作用洗涤铁屑表面的油污.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步骤1中加热的原因CO32-+H2O?HCO3-+OH-,加热促进CO32-的水解,增大OH-浓度.
(2)制得的晶体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而不用蒸馏水,理由是摩尔盐易溶于水而难溶于乙醇.
Ⅱ.制摩尔盐的原料之一是硫酸铵,评价硫酸铵化肥的主要指标如下: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外观白色结晶,无可见机械杂质无可见机械杂质
氮(N)含量≥21.0%≥21.0%≥20.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硫酸铵化肥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观察外观】该硫酸铵化肥无可见机械杂质.
【实验探究】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交流讨论】
(1)甲同学:根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的硫酸铵化肥的含氮量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个明显缺陷是缺少干燥装置.
(2)乙同学:实验过程中,往烧瓶中加入的浓氢氧化钠溶液一定要足量并充分加热,原因是NH4++OH-═NH3↑+H2O,使得NH4+全部转化为NH3,最终进入B装置被吸收.
【探究结论】
(3)称取27.0g硫酸铵化肥样品,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重新进行实验,测得实验后B装置增重6.8g.则该化肥含氮量为20.7%,由此可判断该化肥的品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我省要建成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型省份,下列措施或说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做好空气质量预报工作,以便空气污染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B.推广“绿色自由”计划,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
C.将工业废水“再生”处理,用于道路保洁、城市喷泉和洗车等
D.利用风能、生物能发电,强制实施火力发电用煤的脱硫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