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有关有机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备乙烯时,产生的气体使溴水褪色,能证明有乙烯生成
B.加热NaOH和少量溴乙烷的混合液后滴加硝酸银,可生成浅黄色沉淀
C.制取硝基苯时,试管中先加入浓H2SO4,再逐滴滴入浓HNO3和苯,振荡混合均匀后,保持55℃水浴加热
D.除去溴苯中的溴,可用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并用分液漏斗分液

分析 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发生副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氢氧根离子能够与银离子反应,应排除OH-离子的干扰;
C.浓硫酸加入的顺序错误,易发生危险;
D.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溴苯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解答 解:A.由于反应中有副产物二氧化硫生成,二氧化硫能够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所以必须先将二氧化硫杂质除去再检验乙烯,故A错误;
B.加入硝酸银溶液前应先加入酸中和氢氧化钠,排除OH-离子的干扰,故B错误;
C.应该先加入苯,再加入浓硫酸,滴加顺序颠倒,容易发生危险,故C错误;
D.由于溴苯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发生反应,而与溴能够发生反应,反应后混合液分层,所以可用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并用分液漏斗分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面的知识,涉及了除杂、加入试剂顺序、气体的检验方法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试题侧重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考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常温下,向20mL 0.2mol•L-1 H2A溶液中滴加0.2mol•L-1 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V(NaOH)=20 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a+)>c(HA-)>c(A2-)>c(H+)>c(OH-
B.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按2:1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小
C.NaHA溶液中:c(OH-)+c(A2-)=c(H+)+c(H2A)
D.向上述加入20 mL NaOH溶液后所得溶液中再加入水的过程中,pH可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关于该化合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全燃烧时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产物
B.由于含有氧元素不是有机物
C.该分子中含有羟基属于醇
D.不能使溴水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已知煤矸石经处理后含SiO2(65%)、Al2O3(25%)、Fe2O3(10%).按以下流程制备Al(OH)3

(1)若取该煤矸石1000g按上述流程“酸浸”之后,对所得“溶液”直接加热蒸干再经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成分及质量分别是Al2O3250克、Fe2O3100g(不考虑实验过程中的损失).
(2)上述沉淀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l(OH)3、Fe(OH)3,物质X是一种常见气体,它的电子式为
(3)“碱溶”时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4)“转化”时,若物质X是足量的,则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
(5)已知Fe3+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分别为2.1和3.2,Al3+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分别为4.1和5.4.为了获得更多产品Al(OH)3,从煤矸石的盐酸浸取液开始,若只用CaCO3一种试剂,后续操作的实验方案是:加入CaCO3调节pH到3.2,过滤除去Fe(OH)3后,再加CaCO3调节pH到5.4,过滤得到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一次性使用的聚苯乙烯材料带来的“白色污染”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污染现象.最近研制的一种新型材料能代替聚苯乙烯,它是由乳酸聚合而成的,这种材料可以在乳酸菌作用下完全降解生成CO2和H2O.下列关于聚乳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聚乳酸是一种纯净物
B.聚乳酸的聚合方式与聚苯乙烯相似
C.聚乳酸的单体为
D.聚乳酸的降解过程不需要其他物质参与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酸性溶液):PbO2>Fe3+>S
B.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KCl>Cl2
C.酸性(水溶液):H2S>H2SO4>H2SeO4>HN3
D.热稳定性:CaCO3>FeCO3>Ag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双氧水的离子方程式:Fe2++2H2O+4H+=Fe3++4H2O
B.粗硅制备的化学方程式:C+SiO2$\frac{\underline{\;高温\;}}{\;}$CO2↑+Si
C.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的离子方程式:2Cu2++2H2O$\frac{\underline{\;电解\;}}{\;}$2Cu+O2↑+4H+
D.铁发生吸氧腐蚀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Fe-3e-=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无土栽培是一种在营养液中培育植物的农业高新技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某课外实验小组要300g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用于营养液.

(1)写出标号①~④各仪器的名称:①药匙;②烧杯;③量筒; ④玻璃棒;
(2)A操作中的错误瓶塞正放;
(3)需要硝酸钾15g,需要水285mL.
(4)硝酸钾一般要经过计算、称量和溶解 步骤.
(5)D操作中仪器③的规格应为500(填“10m1”、“.50m1”或“500m1”).
(6)E操作的作用加快溶解;
(7)若在量取水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其它操作正确,则得的质量分数<5%(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为探究亚硫酸钠的热稳定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并利用受热后的固体试样和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查阅资料: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受热到600℃才开始分解,且分解产物只有硫化钠和另外一种固体.如果加热温度低于600℃,向所得冷却后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在滴加稀盐酸的整个过程中H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趋势为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2)如果加热温度为700℃,向所得冷却后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烧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且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2S2-+SO32-+6H+=3S↓+3H2O;此时在B、C两装置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B中品红溶液褪色,C中无明显变化(或B中无明显变化,C中产生黑色沉淀).
(3)在中滴加足量盐酸后,烧瓶内除Cl-外,还存在另一种浓度较大的阴离子(X).为检验该阴离子(X),先取固体试样溶于水配成溶液,然后按以下两种实验方案检验阴离子(X),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乙(填“甲”或“乙”),请说明另一方案不合理的原因甲中先加入具有强氧化性的稀HNO3,它能将SO32-氧化成SO42-,不能判定是否生成SO42-
方案甲: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NO3,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
方案乙: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Cl,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
(4)写出Na2SO3固体加热到600℃以上分解的化学方程式4Na2SO3$\frac{\underline{\;\;△\;\;}}{\;}$Na2S+3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