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原剂中必定有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B.通电后,氢氧化铁胶体向阴极运动
C.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D.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

分析 A、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B、胶体不带电;
C、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
D、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的直径大小.

解答 解:A、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则必定有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A正确;
B、胶体不带电,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通电后向阴极运动,故B错误;
C、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的直径大小,而丁达尔效应可用于鉴别胶体与其它分散系,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氧化还原反应、胶体的性质及判断等,为高频考点,把握基本概念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概念的辨析及应用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已知:Ksp(CuS)=6.0×10-36,Ksp(ZnS)=3.0×10-25,Ksp(PbS)=9.0×10-29.在自然界中,闪锌矿(ZnS)和方铅矿(PbS)遇硫酸铜溶液能转化成铜蓝(CuS).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化锌转化成铜蓝的离子方程式为ZnS(s)+Cu2+(aq)=Zn2+(aq)+CuS(s)
B.在白色硫化锌浊液中滴加硝酸铅溶液,不会生成黑色沉淀(PbS)
C.在水中的溶解度:S(ZnS)>S(PbS)>S(CuS)
D.若溶液中c(Cu2+)=1×10-10mol•L-1,则S2-已完全转化成Cu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状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后,电离就停止了
B.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后,分子的消耗速率和离子的生成速率相等
C.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后,分子和离子的浓度相等
D.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后,外界条件改变,电离平衡可能要发生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解AlCl3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铝
B.铝热反应不仅被用于焊接钢轨,而且还常被用于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
C.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
D.Al2O3、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电解池中,物质在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B.在电解池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是阴极
C.在原电池中,物质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在原电池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避免船体遭受腐蚀,在船舶的外壳装上若干锌块,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原电池工作时,电流的方向由正极→负载→负极→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正极
C.纯银在空气中久置变黑发生的是化学腐蚀
D.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铁制品作电镀池的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N2O和CO2不发生化学反应)的关系不一定正确的是(  )
A.所含氧原子数相等B.气体的总质量相等
C.气体所含电子总数相等D.气体的密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碳酸钠在轻工、建材、纺织、国防、医药等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
(1)工业碳酸钠(纯度约为98%)中含有Mg2+、Fe3+、Cl-和SO42-等杂质,提纯工艺线路如下:

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溶质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剂A是氢氧化钠溶液,“母液”中除了含有Na+、CO32-、OH-离子外,还含有Cl-、SO42-等离子,过滤要“趁热”的目的是提高Na2CO3•H2O含量.
②检验试剂Na2CO3中Cl-和SO42-是否除尽,选用的试剂及加入的先后次序是c(填序号).
a.HCl、BaCl2、AgNO3            b.AgNO3、HNO3、Ba(NO32
c.HNO3、Ba(NO32、AgNO3      d.AgNO3、HCl、BaCl2
(2)“侯氏制碱法”的原理: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图1是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所用到的主要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各仪器口的链接顺序为a接e、f接d,b接c,实验时先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较多的NH3,再通入足量的CO2,其原因是a(填写序号字母).
a.使CO2更易被吸收       b.NH3比CO2更易制取    c.CO2的密度比NH3
②该兴趣小组用图2比较C、N、Si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B中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c中生成白色胶状物质.(H2SiO3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
指出该实验不严谨之处c装置中的Na2SiO3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等酸性气体生成白色沉淀干扰实验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在10L的一密闭容器中,用2mol的A和2mol的B发生:A(g)+2B(g)?2C(g),一小时后反应达到平衡,若此时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A的转化率为40%,B在的反应速率0.16mol/(L•h),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