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②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③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化学方程式: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
(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____)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各种方案。
A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②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_(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B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他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② 实验时,须先从________管通入________ 气体,再从________管中通入________气体;
②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NaCl、NH4Cl和NaH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1℃时,饱和NaCl和NH4Cl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
B. 相同温度下,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Cl和NH4Cl小很多
C. NH4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
D. t1℃,饱和NaCl和NH4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苯甲酸乙酯(C9H10O2)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业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等。其制备方法为:
已知:
实验步骤如下:①在1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12.20 g苯甲酸、25mL乙醇(过量)、20mL环己烷,以及4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左上图所示装好仪器,控制温度在65~70℃加热回流2h。反应时环己烷-乙醇-水会形成“共沸物”(沸点62.6℃)蒸馏出来。再利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回流环己烷和乙醇。
②反应结束,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停止加热。
③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呈中性。
④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有机层。加入氯化钙,对粗产品进行蒸馏(装置如图所示)。低温蒸出乙醚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
⑤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12.86mL.
(1)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应控制馏分的温度在___________________。
A.65~70℃ B.78~80℃ C.85~90℃ D.215~220℃
(3)步骤③中若Na2CO3加入不足,在步骤④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分液操作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将分液漏斗倒转用力振摇
B.振摇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下口的玻璃塞放气
C.经几次振摇并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
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由下口放出,然后再将上层液体由下口放出
蒸馏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在步骤④中加入氯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_。
(5)该实验产品的产率为____________。
【答案】 有利于平衡不断向正方向移动,提高苯甲酸乙酯产率 C 苯甲酸乙酯中混有苯甲酸,在受热至100℃时发生升华 AB 蒸馏烧瓶 吸水剂 90.02%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1)反应+CH3CH2OH+H2O为可逆反应,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减小生成物浓度,有利于平衡不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苯甲酸乙酯的产率。
(2)根据题意,反应时环己烷-乙醇-水会形成“共沸物”蒸馏出来。烧瓶内的苯甲酸乙酯中混有乙醇、环己烷、苯甲酸和硫酸,步骤②继续加热蒸出苯甲酸乙酯中的乙醇、环己烷,乙醇的沸点为78.3℃,环己烷的沸点为80.8℃,苯甲酸乙酯的沸点为212.6℃,所以步骤②应控制馏分的温度在85~90℃,答案选C。
(3)步骤③中加入Na2CO3除去苯甲酸乙酯中混有的苯甲酸和硫酸,若Na2CO3加入不足,苯甲酸没有完全除去,步骤④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白烟的原因是:苯甲酸乙酯中混有苯甲酸,苯甲酸在受热至100℃时发生升华。
(4)A,为了使乙醚和水溶液充分接触,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后,需塞上玻璃塞,将分液漏斗倒转用力振摇,A项正确;B,为防止分液漏斗中气压过大将玻璃塞弹出,振摇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下口的玻璃塞放气,B项正确;C,经几次振摇并放气后,需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上静置、待液体分层,C项错误;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由下口放出,然后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倾倒出来,D项错误;答案选AB。蒸馏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蒸馏烧瓶。在步骤④中加入CaCl2的作用是作为吸水剂,除去水。
(5)由于乙醇过量,以苯甲酸计算理论生成的苯甲酸乙酯,~,n(苯甲酸乙酯)理论=n(苯甲酸)==0.1mol,m(苯甲酸乙酯)理论=0.1mol150g/mol=15g,该实验产品的产率=100%=90.02%。
【题型】实验题
【结束】
19
【题目】根据下列四种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回答下面各题:
元素代号 | I1 | I2 | I3 | I4 |
R | 500 | 4600 | 6900 | 9500 |
S | 740 | 1500 | 7700 | 10500 |
T | 580 | 1800 | 2700 | 11600 |
U | 420 | 3100 | 4400 | 5900 |
(1)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___________
A.S和U B.S和T C.T和U D.R和T E.R和U
(2)T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U元素是短周期的元素,你估计它的第2次电离能飞跃数据将是第_____个。
(4)如果R、S、T是同周期的三种主族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其中元素_______的第一电离能反常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四种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回答下面各题:
元素代号 | I1 | I2 | I3 | I4 |
R | 500 | 4600 | 6900 | 9500 |
S | 740 | 1500 | 7700 | 10500 |
T | 580 | 1800 | 2700 | 11600 |
U | 420 | 3100 | 4400 | 5900 |
(1)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___________
A.S和U B.S和T C.T和U D.R和T E.R和U
(2)T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U元素是短周期的元素,你估计它的第2次电离能飞跃数据将是第_____个。
(4)如果R、S、T是同周期的三种主族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其中元素_______的第一电离能反常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 E TCl3 10 R<S<T S S元素的最外层电子处于s能级全满,能量较低,比较稳定,失去一个电子吸收的能量较多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电离能的分析和电离能的应用。R的各级电离能:I1I2I3I4,R的第二电离能远大于第一电离能,R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S的各级电离能:I1I2I4,S的第三电离能远大于第二电离能,S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T的各级电离能:I1I2I3I4,T的第四电离能远大于第三电离能,T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U的各级电离能:I1I2I3I4,U的第二电离能远大于第一电离能,U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
(1)根据上述分析,R原子和U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最可能都处于IA族,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R和U,答案选E。
(2)T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T的化合价为+3价,T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TCl3。
(3)根据上述分析,U的第1次电离能飞跃是失去第2个电子,U是短周期元素,估计U的第2次电离能飞跃是失去第10个电子时发生。
(4)若R、S、T是同周期的三种主族元素,R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R位于第IA族,S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S位于第IIA族,T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T位于IIIA族,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RST。其中元素S的第一电离能反常的高,原因是:S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2,S元素的最外层的s能级为全充满,能量较低,比较稳定,失去一个电子吸收的能量较多。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各级电离能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果某元素的In+1In,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知道同一周期中第IIA族、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的原因。
【题型】填空题
【结束】
20
【题目】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F、G七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是周期表中半径最小的原子,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元素C在自然界中形成物质种类最多,E、F、G三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62,E元素原子2p轨道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G元素原子4p轨道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且它的阴离子具有跟氪相同的电子层结构,E、F、G能够形成多种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F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______,E、F形成的化合物之一能够与水反应放出气体,写出该化合物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B、D、F均可与G形成化合物
①用电子式表示F、G形成的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
②BG3和DG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电负性大小关系为B____D;第一电离能介于B和D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________种。
(3)C、E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CE分子的结构式____。
(4)由A、C、E形成的气态化合物X,其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1 molX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____;X可被催化氧化,该反应的催化剂含有Cu、Zn、Ag、Fe等元素。基态Fe原子的电子排布了____________个能级,有_________个运动状态,在周期表中在_______区。向黄色FeCl3溶液中加入无色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该反应在有的教材中用方程式FeCl3+3KSCN==Fe(SCN)3+3KCl表示。生成物中KCl既不是难溶物、难电离的物质,也不是易挥发物质,该反应之所以能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经研究表明Fe(SCN)3是配合物,Fe3+与SCN-不仅能以1:3的个数比配合,还可以其他个数比配合。
①所得Fe3+和SCN-的配合物中,主要是Fe3+与SCN-以个数比1:1配合所得离子显红色。该配合物离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Fe3+与SCN-以个数比1:5配合,则FeCl3与KSCN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温度下,向10 mL 0.1 mol/LCuCl2溶液中滴加0.1 mol/L的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lgc(Cu2+)与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lg2=0.3,Ksp(ZnS)=3×10-25 mol2/L2。
A. 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b点
B. Na2S溶液中:c(S2-)+c(HS-)+c(H2S)=2c(Na+)
C. 该温度下Ksp(CuS)=4×10-36 mol2/L2
D. 向100 mL Zn2+、Cu2+浓度均为10-5 molL-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4 molL-1的Na2S溶液,Zn2+先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或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向0.1mol·L-1 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再滴加0.1mol/L Na2CO3无现象 | 证明Ksp(BaSO4)<Ksp(BaCO3) |
B | 向盛有KI3溶液的两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AgNO3溶液,前者变蓝色,后者有黄色沉淀 | 证明KI3溶液中存在:I3-I2+I-平衡 |
C | 向NaA1O2溶液中持续通入气体,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完全溶解 | 该气体可能是CO2 |
D | 在Fe(NO3)2溶液中滴加硫酸酸化的双氧水溶液,溶液变黄色 | 证明氧化性:H2O2>Fe3+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