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关于下列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是将化学能只转化为热能
B.浓硫酸溶于水发热,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放热反应
D.吸热反应是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分析 A、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
B、浓硫酸溶于水为物理过程;
C、反应物的钠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转化为生成物时能量过剩;
D、△H=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解答 解:A、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故燃烧不止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还能转变为光能,故A错误;
B、浓硫酸溶于水为物理过程,不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反应物的钠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转化为生成物时能量过剩,故反应放热,故C正确;
D、△H=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当△H>0时反应放热,此时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吸放热反应和吸放热的物理过程,并考查了反应吸放热的原因和判断,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温州某学生用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酸式滴定管取稀盐酸20.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
D.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
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EABCFGD     
(2)操作F中应该选择图中乙_滴定管(填标号).
(3)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  形瓶,眼睛应观察B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滴定终点溶液颜色的变化是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滴定结果如表所示: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
1201.0221.03
2202.0025.00
3200.6020.60
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2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ABD.
A.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2~3次
B.滴定开始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未发现气泡
C.滴定开始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没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发现尖嘴部分有气泡
D.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溶液凹液面最低点读数
E.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摇荡得太剧烈,以致有些液滴飞溅出来
(5)该盐酸的浓度为0.1000mol/L.
(6)如果准确移取20.00mL 0.1000mol/L NaOH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酚酞指示剂,然后用未知浓度的盐酸(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滴定,是否也可测定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则它们必然(  )
A.具有相同数目的原子B.都占22.4 L
C.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D.具有相同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可逆反应:A(g)+B(g)?xC(g)△H未知,如图Ⅰ所示的反应曲线,试判断对图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C%表示C的体积分数)(  )
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
B.P3<P4,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
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已知反应:
①2C( s )+O2( g)═2CO( g )△H=-221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 l )△H=-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 H2O时对应的反应热为-57.3 kJ/mol
D.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 H2O时对应的反应热为-57.3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将钠加入到下列溶液中,既产生气体又产生沉淀的是(  )
A.KClB.CuSO4C.NH4ClD.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暗:4Na+O2=2Na2O
(2)加热金属钠:2Na+O2 $\frac{\underline{\;点燃\;}}{\;}$Na2O2
(3)将金属钠投入水中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OH-+H2
(4)将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2Na+2H2O+Cu2+=Cu(OH)2↓+H2↑+2Na+
(5)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6)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2Al+2OH-+6H2O═2[Al(OH)4]-+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低碳循环”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已知煤、甲烷等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以CO和H2为主的合成气,合成气有广泛应用.试回答下列问题:
(1)高炉炼铁是CO气体的重要用途之一,其基本反应为:FeO(s)+CO(g)?Fe(s)+CO2(g)△H>0.已知在11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0.263.
①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此时平衡常数K值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1,c(CO)=0.1mol•L-1,则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向右进行(填“左”或“右”),判断依据是因为Qc=$\frac{c(C{O}_{2})}{c(CO)}$=0.25<0.263.
(2)目前工业上也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有关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现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反应过程中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
②反应达到平衡时,氢气的转化率 α(H2)=75%;
③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能使$\frac{c(C{H}_{3}OH)}{c(C{O}_{2})}$增大的是BD(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再充入H2      C.再充入CO2
D.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E.充入He(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相同条件下,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CO和CO2,其质量比为14:11 ;物质的量比为2:1;碳原子数比为2:1;原子数比为4:3;密度比为7: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