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如图所示的装置,两烧杯中均为相应的水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测得甲池中某电极质量增加2.16g,乙池中某电极上析出0.64g某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池是b极上析出金属银,乙池是c极上析出某金属
B.甲池是a极上析出金属银,乙池是d极上析出某金属
C.某盐溶液可能是CuSO4溶液
D.某盐溶液可能是Mg(NO32溶液

分析 测得甲池中某电极质量增加2.16g,乙池中某电极上析出0.24g某金属,甲中a为阴极,b为阳极,银在a极析出,乙中c为阴极,d为阳极,金属在c极析出,乙池电极析出0.64g金属,说明乙池中含有氧化性比氢离子强的金属,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测得甲池中某电极质量增加2.16g,乙池中某电极上析出0.64g某金属,甲中a为阴极,b为阳极,银在a极析出,乙中c为阴极,d为阳极,金属在c极析出,
A、甲池a极上析出金属银,乙池c极上析出某金属,故A错误;
B、甲池a极上析出金属银,乙池c极上析出某金属,故B错误;
C、乙池电极析出0.64g金属,说明乙池中含有氧化性比氢离子强的金属,则某盐溶液可能是CuSO4溶液,故C正确;
D、Mg2+氧化性较弱,电解时在溶液中不能得电子析出金属,所以某盐溶液不能是Mg(NO32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侧重于电解原理的考查,注意把握阴阳极的判断以及溶液离子的放电顺序,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将含有CuSO4、NaCl、KNO3各1mol的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丙三个烧杯中进行电解(电极均为石墨且质量相等),如图1所示.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b电极质量增加;常温下,三个烧杯中溶液的pH随通电时间的变化如图2.
(1)M是直流电源的正极;(填“正”或“负”)
(2)乙烧杯内若滴入酚酞试液,则在d极区域先出现红色;(填“c”或“d”)
(3)0~t1秒内,e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L,t1秒时,电极b、c的质量差为32g;
(4)t2秒时,若将直流电源正、负极对调,则电解至各电极质量均不再发生变化的过程中,a电极涉及到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Cu2++2e-=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聚合氯化铝是新型、高效絮凝剂和净水剂,其单体是液态碱式氯化铝([Al2(OH)nCl6-n]),工业上常采用铝盐溶液部分水解制备碱式氯化铝,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高岭土:Al2O3(25%~34%),SiO2(40%~50%)、Fe2O3(0.5%~3.0%)及少量杂质和水,Al3+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5.2,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溶解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2O3+6H+=2Al3++3H2O、Fe2O3+6H+=2Fe3++3H2O
(2)加适量铝粉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铁元素
(3)溶液的pH需控制在4.2~4.5的原因是利用水解反应得到液体聚合氯化铝,防止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将物质的量均为3.00mol物质A、B混合于5L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B2C,在反应过程中C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1)T0对应的反应速率v正__________v逆。(填“>”“<”或“=”);

(2)此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_热反应。(填“吸”或“放”);

(3)X、Y两点A物质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Y___________X;(填“>”“<”或“=”);

(4)若Y点的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5%,则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mol;若Y点时所耗时间为2min,则B物质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mol/(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4HxCly,其中x+y=10,已知该有机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则X可能为:①2,②3,③8,④10.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铁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类.铁与二氧化碳、水在某一密闭体系中反应情况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温度
973K1173K
ⅠFe(s)+CO2(g)=FeO(s)+CO(g)K11.472.15
ⅡFe(s)+H2O(g)=FeO(s)+H2(g)K22.381.67
ⅢCO(g)+H2O(g)=CO2(g)+H2(g)K3
完成下列填空:
(1)反应Ⅰ是吸热(选填“吸热”,“放热”)反应.根据反应Ⅰ与Ⅱ可以推导出同温下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frac{{K}_{2}}{{K}_{1}}$(用K1、K2表示).
(2)973K时,若反应Ⅲ在一个容积为2L的反应容器内2min时达到平衡,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则在2min内v(CO2)=0.375mol•(L•s)-1.若压缩容器的容积为原来的一半,平衡将不移动(选填“向左”,“向右”,“不”),CO2的浓度将增大(选填“增大”,“减小”,“不变”).使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及平衡常数都增大的措施有降低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已知A是气体单质,E的水溶液显强酸性.A、B、C、D、E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图所示的转化.

(1)写出化学式:BNH3,DNO2,EHNO3
(2)写出化学方程式
B→C: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D→E:3NO2+H2O═2HNO3+NO.
(3)C物质常是汽车尾气的污染物之一,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装置,可使C物质与CO反应,生成两种不是污染物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2CO$\frac{\underline{\;催化剂\;}}{\;}$2CO2+N2,每消耗28g的C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对分子及其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B.乳酸[CH3CH(OH)COOH]中存在一个手性碳原子
C.许多过渡金属离子对多种配体具有很强的结合力,因而,只有过渡金属才能形成配合物
D.已知酸性:H3PO4>HClO,是因为H3PO4分子中有1个非羟基氧原子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