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制备NaI的流程:碘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I、NaIO3,加入Fe与NaI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I、氢氧化铁,操作I为过滤,固体为氢氧化铁,②过滤后溶液中主要含NaI,分离、提纯得到NaI.
(1)判断反应①中碘是否反应完全,本质为检验碘单质的存在,碘与淀粉作用显示蓝色,碘在四氯化碳中易溶,在四氯化碳中显示紫红色,据此分析解答;
(2)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方法为过滤,分离固体氢氧化铁、铁粉和溶液;
(3)反应①为碘单质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元素均是I元素,化合价由0价分别变化为+5价、-1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书写方程式;
(4)反应②中NaIO3被Fe单质还原为NaI,同时生成Fe(OH)3,氧化剂为NaIO3,还原剂为Fe,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该反应转移电子为6,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书写方程式;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2Fe+NaIO3+3H2O=2Fe(OH)3↓+NaI,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
解答 解:(1)淀粉遇碘变蓝,反应后加淀粉无现象即可说明反应结束,则判断反应①中碘是否反应完全的方法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淀粉溶液,若溶液未变蓝,则证明碘已反应完全;反之,碘未反应完全,(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CCl4,振荡、静置,若下层液体呈无色,证明碘已反应完全;若下层液体呈紫红色,证明碘未反应完全),
故答案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淀粉溶液,若溶液未变蓝,则证明碘已反应完全;反之,碘未反应完全(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CCl4,振荡、静置,若下层液体呈无色,证明碘已反应完全;若下层液体呈紫红色,证明碘未反应完全);
(2)由制备流程可知,碘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I、NaIO3,加入Fe与NaI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I、氢氧化铁,操作I为过滤,
故答案为:过滤;
(3)反应①为碘单质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元素均是I元素,化合价升高的I元素对应的产物NaIO3,化合价降低的I元素对应的产物为NaI,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1,所以在反应的3molI2中,有$\frac{1}{3}$mol的I2做还原剂,有$\frac{5}{3}$mol的I2做氧化剂,反应的方程式为:3I2+6NaOH═5NaI+NaIO3+3H2O,
故答案为:3I2+6NaOH═5NaI+NaIO3+3H2O;
(4)反应②中NaIO3被Fe单质还原为NaI,同时生成Fe(OH)3,该反应中,Na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1价,所以NaIO3是氧化剂,Fe单质中Fe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3价,被氧化,根据得电子与失电子个数相等,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故答案为:
;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2Fe+NaIO3+3H2O=2Fe(OH)3↓+NaI,Na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1价,若有99g NaIO3被还原,转移电子为$\frac{99g}{198g/mol}$×[(+5)-(-1)]=3mol,
故答案为:3.
点评 本题考查NaI的制备实验,明确制备流程中发生的反应及操作为解答的关键,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及碘的特性,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守恒思想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物 质 | 所需试剂 | 离子方程式 |
FeSO4(CuSO4) | ||
Na2SO4(NaHCO3)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容器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 ||
A | B | C | ||
① | 2 | 1 | 0 | 0.75Q kJ |
② | 0.4 | 0.2 | 1.6 |
A. | 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36 | |
B. | 容器②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0.05QkJ 达到平衡时,两个容器中Y2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5 mol•L-1 | |
C. | 向容器①中通入氦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不变 | |
D. | 其他条件不变,若容器②保持恒容绝热,则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小于$\frac{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的空间出现的机会多少 | |
B. | 同一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一定高于基态时的能量 | |
C. | 各能级包含的原子轨道数按s、p、d、f的顺序依次为1、3、5、7 | |
D. | 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c(NO)/mol•L-1 | 1.00 | 0.8 | 0.64 | 0.55 | 0.5 | 0.5 |
c(CO)/mol•L-1 | 3.50 | 3.30 | 3.14 | 3.05 | 3.00 | 3.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溶液含有OH- | B. | 乙溶液含有SO42- | C. | 丙溶液含有Cl- | D. | 丁溶液含有Mg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