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25℃时,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终出现黑色沉淀。已知有关物质的溶度积Ksp (25℃)如下:
AgCl | AgI | Ag2S | |
Ksp(单位省略) | 1.8×10-10 | 1.5×10-16 | 6.3×10-50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B.溶解度小的沉淀容易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C.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解程度相同
D.25℃时,在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所含Ag+的浓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通常状况下,NCl3是一种油状液体,其分子空间构型与氨分子相似,下列对NCl3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Cl3分子中N—Cl键的键长比CCl4分子中C—Cl键的键长长
B.NCl3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C.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NBr3比NCl3易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依据CO2+2Mg=2MgO+C,推测Mg与SO2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反应后,剩余固体M可能含有MgO、S、MgS、Mg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验证推测,进行以下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Ⅰ 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
(1)实验前需除去镁条表面氧化膜。用简易的物理
方法除氧化膜的操作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上述装置存在不合理之处,请提出1项改进建议 ;
(4)实验时,先通入SO2直到 现象出现后,再点燃酒精灯;此操作目的是 。
实验Ⅱ 确定固体M的成分。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将分液漏斗中稀硫酸(足量)
加入到烧瓶中,完全反应后,实验现象如下:
|
(5)实验时,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已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则固体M中金属镁的质量为 g;实验前装置内有空气,对金属镁质量的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填偏低、偏高、无影响);
(7)依以上实验,可确定固体M的成分有 种(填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最高化合价为+3
②第VII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第IV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IIA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SO2和Cl2均是常用的漂白剂,若将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先缓慢通入到BaCl2溶液中,再滴入品红试液,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无沉淀生成,溶液显红色 B. 无沉淀生成,溶液显无色
C. 有沉淀生成,溶液显无色 D. 有沉淀生成,溶液显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Cr2(SO4) 3的水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当pH=4.6时,开始出现Cr(OH)3沉淀,随着pH的升高,沉淀增多,但当pH≥13时,沉淀消失,出现亮绿色的亚铬酸根离子(CrO2-)。其平衡关系如下:
Cr3++3OH- Cr(OH) 3
CrO2-+H++H2O
(紫色) (灰绿色) (亮绿色)
向0.05mol/L的Cr2(SO4) 3溶液50mL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50mL,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A.溶液为紫色 B.溶液为亮绿色
C.溶液中有灰绿色沉淀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