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有一种燃料电池,所用燃料为H2和空气,电解质为熔融的K2CO3.回答下列问题
①CO32-移向负极.
②正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
③电池中CO32-的物质的量将逐渐不变(填增大、减少、不变).

分析 ①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②正极上氧气得电子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CO32-
③根据电池的总反应判断.

解答 解:①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CO32-移向负极;
故答案为:负;
②正极上氧气得电子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CO32-,则正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
故答案为:O2+2CO2+4e-=2CO32-
③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所以电池中CO32-的物质的量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知道正负极上得失电子及电极反应式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该电池中电解质是碳酸盐而不是酸碱,导致氢气的电极反应式中不是生成氢离子或单纯水,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天宫一号是由长征二号大推力火箭发射升空的,火箭推进剂是成功发射火箭的重要因素,推进剂的发展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1)20世纪前,黑火药是世界上唯一的火箭用推进剂,黑火药是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组成,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2KNO3+S+3C═K2S+N2↑+3CO2↑.
①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KNO3和S;若有0.5mol S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②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适量黑火药溶于水,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后慢慢加入浓硫酸,将混合液置于试管中并放入铜片,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4H++2NO3-=Cu2++2NO2↑+2H2O;
实验二:取黑火药爆炸后的残留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取滤液向其中滴加新制氯水至过量,一开始溶液变浑浊后又变澄清.变浑浊的物质是S(化学式表示);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该澄清液中含有Cl-取少量溶液,加过量硝酸钡溶液,取上层清液,滴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Cl-
(2)1947年,研制出第二代聚硫橡胶、高氯酸铵、铝粉复合推进剂.高氯酸铵受撞击会引发剧烈爆炸,其爆炸产物有4种,2种产物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另一种气体产物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4ClO4$\frac{\underline{\;碰撞\;}}{\;}$2N2↑+5O2↑+4HCl↑+6H2O;
(3)火箭推进剂一般都含有氮元素,含氮化合物种类丰富,科学家从化肥厂生产的硫酸铵中检出组成为N4H4(SO42的物质,该物质为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遇烧碱会生成N4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4H44++4OH-=N4↑+4H2O;
另一含氮化合物N4H4也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烧碱反应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而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产物之一具有极强烈的爆炸性,写出该产物爆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N3$\frac{\underline{\;\;△\;\;}}{\;}$H2↑+3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化铁溶于水生成红褐色沉淀
B.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有白色烟雾
D.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CH4说法错误的是(  )
A.固态时属于分子晶体B.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
C.与CCl4结构相似、分子间存在氢键D.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2016年11月3日20点43分,中国首枚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点火升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火箭采用50吨级推力氢氧发动机和120吨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两种新型动力运输系统.常温下,煤油是一种液体混合物燃料,其中含有Cl2H26,以该物质为代表物质,写出液氧煤油发动机工作时的化学方程式(假设燃料完全燃烧)2C12H26+37O2$\frac{\underline{\;点燃\;}}{\;}$8CO2+10H2O,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CO2、H2O(写化学式).
(2)“长征五号”火箭突破了对结构和材料的隔热、密封等性能都有极高要求的“低温贮箱”等关键技术.长征五号火箭采用“低温贮箱”的原因是  cd(填序号)
a.燃料燃烧需要低温b.煤油储存需要低温
c.液氧储存需要低温d.液氢储存耑要低温
(3)“长征五号”火箭的局部箭体采用了铝合金,火箭结构中采用该铝合金的原因是密度小、性质稳定(答出一条即可).
(4)“长征五号”是我国新一代无毐、无污染运载火箭.火箭的无毒、无污染体现在两个方面:燃烧生成物无毒、无污染,推进剂无毒无污染.相比之下,使用偏二甲基肼(C2H8N2)和N3O4作推进剂的火箭即为有毒、有污染的火箭,使用该推进剂的火箭发射时尾部产生大扯的为红棕色气体,该气体是NO2(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现代生活中,人们使用各种含硅元素的物质美化自己的生活.
(1)现代化的生活小仅中安装有太阳能路灯,其中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成分是Si.
(2)人们常常选用雕花玻璃装饰房间.在玻璃上雕花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4HF+SiO2=SiF4↑+2H2O.
(3)家庭装饰的石材表面常涂有一层硅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可以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以保护石材,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iO32-+CO2+H2O=CO32-+H2SiO3↓,.
(4)许多人喜欢佩戴玉石饰品.玉石的主要成分基本都属于硅酸盐,列入和田玉(Ca2Mg5H2Si8O24)可表示为复杂氧化物形式2CaO•5MgO•8SiO2•H2O,则南阳玉(CaAl2Si2O8)表示为复杂氧化物形式是CaO•Al2O3•2Si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工业上常用电解氯化亚铁的方法获得氧化剂,吸收有毒的气体.某小组同学欲探究1 mol/L FeCl2溶液的电解产物.
(1)在配制1 mol/L FeCl2溶液时,通常加入少量稀盐酸和铁粉,其原因是加酸抑制Fe2+水解,加Fe粉防止Fe2+氧化.
(2)甲同学预测电解FeCl2溶液现象:阳极和阴极分别有气泡生成.阳极的气体可能是Cl2
(3)设计实验Ⅰ验证上述猜测.实验装置和现象如下:
序号实验装置阳极实验现象阴极
实验Ⅰ
电压1.5V电解1 mol/L FeCl2溶液,pH=4.9
阳极表面没有气泡生成;阳极附近溶液逐渐变浑浊,颜色变成黄绿色;最终石墨电极表面附有少量红褐色固体.没有观察到气泡生成,铜电极表面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析出.
已知:Fe(OH)3开始沉淀时pH=1.5,完全沉淀时pH=2.8甲同学取阳极附近浑浊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变化,但是滴加少量盐酸后,溶液变成红色,说明阳极未发现Cl2生成,产物是Fe(OH)3
(4)乙同学推测阴极未产生气体的原因可能与溶液的酸性强弱有关,设计如下对比实验:电解不同pH 的1 mol/L FeCl2溶液
实验序号pH阳极阴极
是否有气泡产生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是否变蓝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电极表面是否出现镀层
实验Ⅱ2.4未变色黄绿色,少量浑浊
实验Ⅲ-0.4未变色黄绿色,无浑浊
由实验Ⅱ、Ⅲ得出的结论是阴极在酸性较强时,H+优先于Fe2+放电.
(5)实验Ⅰ、Ⅱ和Ⅲ均未观察到Cl2产生,乙同学继续实验探究,猜测可能是电压对实验实验的影响,设计对比实验如下:
不同电压下电解1 mol/L FeCl2溶液
实验序号电压
(V)
阳极阴极
是否有气泡产生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是否变蓝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电极表面是否出现镀层
实验Ⅳ3未变色缓慢变成黄绿色,有浑浊少量有,约1min
实验Ⅴ6少量变蓝很快变成黄绿色,有浑浊大量有,迅速
①实验Ⅴ中阳极产生的Cl2将Fe2+氧化为Fe3+.有关反应方程式是Cl2+2Fe2+═2Fe3++2Cl-
②实验Ⅳ和Ⅴ中,阴极都有镀层出现,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Fe2++2e-═Fe
(6)根据Ⅰ~Ⅴ实验探究,电解时影响离子放电顺序的因素有(写出两点):电压、溶液的酸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则原溶液一定含有SO42-
B.某溶液中加入盐酸放出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原溶液一定含有CO32-
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时,可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由无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D.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颜色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钾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都是从有机体中分离出来的物质
B.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有机物都易燃烧
D.有机物不一定都不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