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将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3.24g装入元素分析装置,通入足量的O2使其完全燃烧,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氯化钙干燥管A和碱石灰干燥管B,测得A管质量增加了2.16g,B管质量增加了9.24g.已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试计算(写出步骤):
(1)该化合物3.24g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写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3)该化合物遇FeCl3溶液显紫色,试写出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

分析 (1)A管质量增加了2.16g为生成水的质量,B管增加了9.24g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计算消耗氧气的质量;
(2)根据n=$\frac{m}{M}$计算二氧化碳、水、氧气的物质的量,根据原子守恒计算3.24g有机物中C、H、O原子物质的量,进而确定最简式,结合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进而确定分子式;
(3)该化合物遇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分子中含有酚羟基.

解答 解:(1)A管质量增加了2.16g为生成水的质量,B管增加了9.24g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可知,消耗氧气的质量=2.16g+9.24g-3.24g=8.16g,
答:消耗氧气的质量是8.16g;
(2)2.16g水的物质的量=$\frac{2.16g}{18g/mol}$=0.12mol,n(H)=0.24mol,
9.24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frac{9.24g}{44g/mol}$=0.21mol,n(C)=0.21mol,
8.16g氧气的物质的量=$\frac{8.16g}{32g/mol}$=0.255mol,
3.24g有机物中n(O)=0.21mol×2+0.12mol-0.255mol×2=0.03mol,
3.24g有机物中C、H、O原子物质的量之比=0.21mol:0.24mol:0.03mol=7:8:1,
故该有机物最简式为C7H8O,
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而最简式C7H8O的式量=12×7+8+16=108,故最简式即为分子式,
即有机物分子式为:C7H8O,
答: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8O;
(3)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8O,该化合物遇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则结构简式为
答: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确定、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的方法,根据有机物燃烧产物的质量关系确定有机物的最简式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按碳骨架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  属于酚类化合物
C.  属于脂环化合物D.CH3 CH2CH(CH32属于链状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正常膳食中应当含有的营养素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矿物质等.
(2)淀粉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水解最终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美国Bay等工厂使用石油热裂解的副产物甲烷来制取氢气,其生产流程如图.

(1)此流程的第Ⅱ步反应为:CO(g)+H2O(g)?H2(g)+CO2(g),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O}_{2})c({H}_{2})}{c(CO)c({H}_{2}O)}$;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表:
 温度/℃ 400500  8301000 
 平衡常数K10  9 0.6
从表中可以推断:此反应是放(填“吸”、“放”)热反应.在830℃下,若开始时间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与H2O均为1mol,则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50%.
(2)此流程的第Ⅱ步反应CO(g)+H2O(g)?H2(g)+CO2(g),在830℃,以表格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投入恒容反应器发生上述反应,其中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有B(填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n(CO)n(H2O)  n(H2n(CO2) 
 A 1 5 2 3
 B 2 2 1 1
 C0.5  2 1
(3)如图表示第Ⅱ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t2时加入了催化剂  B.t3时降低了温度 C.t3时增大了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一定温度下,l mol X和n mol Y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2Z(g)+M(s),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2a mol Z,建立平衡状态I,此时Y的体积分数为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V(X)和V(Y)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是:V(X)=V(Y)=(0.1-0.2a)mol•(L•min)-1
B.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气体总量为(1+n)mol
C.若建立平衡I的起始时n=1,维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向平衡I的体系中再加入cmolZ和dmolM[其中c>0的任意值,d≥(1-a)mol],达到平衡状态II,此时Y的体积分数一定为w%
D.维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l mol X和n mol Y,此时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再次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a mol/L,M的物质的量为2a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是一个新的物理量,它表示的是物质的质量
B.周一上午升旗仪式时,学生和老师的物质的量共有2mol
C.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用mol表示
D.水的摩尔质量是1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面三幅图中,与胶体有关的是(  )
A.只有①B.②③C.只有③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NCl3可用于漂白,也可用于柠檬等水果的熏蒸处理.已知:NCl3熔点为-40℃,沸点为70℃,95℃以上易爆炸,有刺激性气味,可与水反应.实验室中可用氯气和氨气反应制取NCl3,反应方程式为4NH3+3C12$\frac{\underline{\;\;△\;\;}}{\;}$NCl3+3NH4Cl.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NH4Cl的分解温度为300℃左右).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F中的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写出A装置中的试管内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E中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B中的试剂为碱石灰
(3)导管G末端应连接的装置为图中的c(填选项字母).

(4)NCl3遇水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另一种有强氧化性,可使有色物质褪色.写出NCl3水解的化学方程式:NCl3+3H2O=NH3↑+3HClO.
(5)已知C中生成的NH4Cl溶解在NCl3中,欲将二者分离可采取的操作方法为在低于95℃条件下,水浴加热蒸馏(收集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NO气体易被空气氧化,并观察NO气体的实际颜色,同时为了防止气体扩散污染空气,对实验室制取NO气体的装置改装如下:
打开止水夹Ⅰ,Ⅱ,从漏斗处加入稀硝酸,直至液面浸没铜丝并与试管A胶塞处相平齐时,关闭止水夹Ⅰ,Ⅱ,用酒精灯微热试管A.
(1)加入稀硝酸与试管A胶塞处相平齐的目的是使A试管中的空气全部排空.
(2)当用酒精灯微热试管A时,A中反应加快,请写出反应方程式3Cu+8HNO3═3Cu(NO32+2NO↑+4H2O.
(3)当进入B试管的液体没及铜丝后,再微热B试管,此时B试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B试管内溶液颜色加深,并有无色气体放出.
(4)为了防止气体污染空气,C烧杯中应装入A溶液.
A  NaOH 溶液       B.CuSO4溶液       C.NaCl溶液      D.A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